大家族
《大家族》是一部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长篇小说。它为读者展示出一幅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法国上层社会的讽刺画卷,着重揭露了文艺界、金融界和报界的黑暗内幕以及淫乱无耻的生活场景,显示出大资产者及所谓社会名流对权力、金钱和名誉的追求是如何摧残人性、达到了怎样骇人听闻的程度。首先,作者以戏谑的笔法描写上流社会的淫靡之风。著名诗人让·德·拉莫纳里临终前留下的最后几行字是给他的情妇埃戴尔兰夫人的,而当他的学生西蒙拿着这个字条去拜访那位夫人时,徐娘半老、刚刚失去忠诚的情夫的埃戴尔兰夫人却露骨地勾引那年轻人。渴望进入法兰西学士院的医学教授在汽车里奸污妇女,甚至在诊所里企图占有女病人……在这里,上流社会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腐化堕落的真实面目暴露无遗。接下来小说中塑造了一个野心家的典型,西蒙·拉肖姆本是个农家出身的中学语文教师,他以一篇给让·德·拉莫纳里树碑立传的论文为敲门砖...
《大家族》是一部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长篇小说。它为读者展示出一幅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法国上层社会的讽刺画卷,着重揭露了文艺界、金融界和报界的黑暗内幕以及淫乱无耻的生活场景,显示出大资产者及所谓社会名流对权力、金钱和名誉的追求是如何摧残人性、达到了怎样骇人听闻的程度。首先,作者以戏谑的笔法描写上流社会的淫靡之风。著名诗人让·德·拉莫纳里临终前留下的最后几行字是给他的情妇埃戴尔兰夫人的,而当他的学生西蒙拿着这个字条去拜访那位夫人时,徐娘半老、刚刚失去忠诚的情夫的埃戴尔兰夫人却露骨地勾引那年轻人。渴望进入法兰西学士院的医学教授在汽车里奸污妇女,甚至在诊所里企图占有女病人……在这里,上流社会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腐化堕落的真实面目暴露无遗。接下来小说中塑造了一个野心家的典型,西蒙·拉肖姆本是个农家出身的中学语文教师,他以一篇给让·德·拉莫纳里树碑立传的论文为敲门砖,挤进上流社会,在陆军部部长办公室工作,他先勾引贵族小姐伊莎贝尔,并使她怀孕,后为了避免影响他的政治主涯,将伊莎贝尔一脚踢开,当他看到曾提携他的陆军部长阿纳托尔·卢梭在政界失势后,他又一头钻进银行家、报界巨头舒德雷的怀抱,进而试图成为舒德雷家的乘龙快婿。活脱脱是一个不择手段、拼命往上爬的投机钻营分子的形象,使人不禁想起巴尔扎克笔下的拉斯蒂涅。小说中最为惊心动魄的描写是舒德雷家族内部的一场斗争。父亲诺埃尔眼见踌躇满志、年轻有为的儿子弗朗索瓦对他在家族中的权力、地位形成威胁,便与94岁的老父亲合谋,设下一个阴谋,既要教训教训儿子,同时又可整垮仇敌吕西安·莫勃朗。他虽取得了绝对胜利,但却逼得独生儿子自杀身亡。接着他买通官府,胁迫法官,在精心策划的家族会议上对吕西安·莫勃朗发动突然袭击,不仅当上了他的财产监护人,还对他竭尽析磨、刁难之能事,致使他惨死在精神病人收容院里,终于达到了夺取他全部财产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大资产者们的人性已经被追逐权力和金钱的欲望泯灭治尽了。在这本书中,德吕翁对上流社会的揭露毫不留情,触目惊心,用的是自然主义的手法,但是却远没有左拉那样深刻和富有批判性,他的描写比左拉还要更犬儒主义一些,有时候也要更尖锐一些,但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有些暧昧,甚至表示出对他详细描述其丑行的那个阶层、那个圈子怀有眷恋之情的立场。自然主义的描写手法在这里并没有达到批判的目的,而仅仅是展示出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而已。舒德雷家的老男爵每天还为穷人布施,西蒙、拉肖姆向上爬的野心似乎也不那么可憎,诺埃尔对莫勃朗的报复似乎带有惩罚坏蛋的意味,而莫勃朗的潦倒惨死也颇可引人怜悯。再比如,拉尔社瓦教授被选入学士院的当夜,他与一班朋友在夜总会狂欢,出尽丑态,当他向埃戴尔兰夫人求欢不果的时候,作者写他在夜深人静时回到他开的儿童医院,去照顾一个已进入弥留状态的孩子,以减轻孩子死去时的痛苦。作者在这里似乎想要表现出一个卑鄙无耻之徒身上的某些闪光之点。毫无疑问,这样的写法大大减轻了作品的批判份量和思想深度,但《大家族》从总体上来说还是一部优秀的揭露资本主义黑暗的小说。在艺术手法上,德吕翁完全遵循传统,故事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前进,结构布局也与巴尔扎克、左拉时代的小说毫无二致,时间、情节脉络清晰,流畅自然,浑然一体。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小说中各种类型的主人公栩栩如主,跃然纸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本书中的讽刺笔法,描写上流社会的丑态时尖刻辛辣,鞭辟入里。比如在嘲弄年迈色衰的公爵夫人借浓妆艳抹来掩饰其老态时,作者写道:“脸上的脂粉在裂开,沿着皱纹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还有在拉尔社瓦的学上院就职典礼上,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刻画那些“弯腰驼背,行将就木”的名流的惧怕死亡的心理活动,可谓一针见血,精彩至极。《大家族》在法国二十世纪传统文学中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莫里斯·德吕翁(1918—2009)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他出生于巴黎,曾在大学里攻读政治学,后又在索米尔骑兵学校肄业,二次大战爆发时参加过著名的卢瓦尔河战役,后来在伦敦参加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部队,先在BBC电台与他舅舅、著名作家约瑟夫·凯塞尔一起参加“荣誉与祖国”节目的广播,后又任战地记者,1946年出版长篇通讯《最后一个旅》。从此以后他便投身文学生涯,同时也对政治感兴趣,写过许多政治文章。他于1966年被选入法兰西学院。1968年他在一篇题为《混乱的未来》的文章中,诋毁学生运动。他曾在1973—1974年间任文化部长1978—1981年任巴黎保卫共和联盟的议员。德吕翁政治观点趋于保守,常招致多方面的批评。然而,使他名扬天下的却是他的三部曲长篇小说《人的结局》和7卷历史小说《被诅咒的国王》(自1955年开始发表,1965年重写,1977年始...
莫里斯·德吕翁(1918—2009)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他出生于巴黎,曾在大学里攻读政治学,后又在索米尔骑兵学校肄业,二次大战爆发时参加过著名的卢瓦尔河战役,后来在伦敦参加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部队,先在BBC电台与他舅舅、著名作家约瑟夫·凯塞尔一起参加“荣誉与祖国”节目的广播,后又任战地记者,1946年出版长篇通讯《最后一个旅》。从此以后他便投身文学生涯,同时也对政治感兴趣,写过许多政治文章。他于1966年被选入法兰西学院。1968年他在一篇题为《混乱的未来》的文章中,诋毁学生运动。他曾在1973—1974年间任文化部长1978—1981年任巴黎保卫共和联盟的议员。德吕翁政治观点趋于保守,常招致多方面的批评。然而,使他名扬天下的却是他的三部曲长篇小说《人的结局》和7卷历史小说《被诅咒的国王》(自1955年开始发表,1965年重写,1977年始告完工)。《人的结局》第一部《大家族》获1948年龚古尔奖,第二和第三部《肉体的堕落》、《地狱里的约会》分别发表于1950年和1951年。此外他的文学作品还有小说《生存的快乐》(1954),两卷本神话小说《宙斯回忆录》(1963和1968),短篇小说集《一些人的幸福》(1967),还有童话《绿拇指蒂斯图》(1968)。德吕翁是一个充满激情,笔锋犀利,贴近生活的小说家,他继承了十九世纪自然主义的传统,以上流社会为背景,深入细致地刻画了现代法国社会里那些俊彦名流们的种种“不平凡的”和富有典型意义的经历,带有浓厚的讽刺意味。德吕翁的小说经常被改编成电影或戏剧上演,许多作品亦被泽为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