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的礼赞

联合创作 · 2023-10-09 06:28

本书根据威廉·弗卢塞尔生前的手稿整理而成,收录其三十三篇文章,具体分为“表象的礼赞”“符号化的世界”“基于新媒介的图像的后历史”“新的想象力”四个部分,对应着他赞扬生活世界、肯定虚拟性、鼓励超越历史和推动意识维度转向四个层面的数字媒介思想。

基于对虚拟化数字世界的肯定,弗卢塞尔尝试为人类传播赋予新的意义,并形成了其两大基本理论——数字本体论与数字人类学。一方面,弗卢塞尔指明,人类已从异化了的文字符号世界跃入数字符号世界;另一方面,他强调人类本身的扩张,即从所谓的“自然人”(Human-being)转变为“数字人”(Digita-being),进而成为“游戏的人”(Homo Ludens)。

弗卢塞尔颇具预见性地洞察了人类的“数字化生存”图景,呼吁人们警惕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陷阱,其理论为我们反思当今的技术图像世界、廓清数字迷雾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论视角。...

本书根据威廉·弗卢塞尔生前的手稿整理而成,收录其三十三篇文章,具体分为“表象的礼赞”“符号化的世界”“基于新媒介的图像的后历史”“新的想象力”四个部分,对应着他赞扬生活世界、肯定虚拟性、鼓励超越历史和推动意识维度转向四个层面的数字媒介思想。

基于对虚拟化数字世界的肯定,弗卢塞尔尝试为人类传播赋予新的意义,并形成了其两大基本理论——数字本体论与数字人类学。一方面,弗卢塞尔指明,人类已从异化了的文字符号世界跃入数字符号世界;另一方面,他强调人类本身的扩张,即从所谓的“自然人”(Human-being)转变为“数字人”(Digita-being),进而成为“游戏的人”(Homo Ludens)。

弗卢塞尔颇具预见性地洞察了人类的“数字化生存”图景,呼吁人们警惕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陷阱,其理论为我们反思当今的技术图像世界、廓清数字迷雾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论视角。

威廉·弗卢塞尔(Vilém Flusser),巴西籍哲学家、媒介理论家,1920年出生于布拉格的犹太家庭,早年在查理大学(Karls-Universität)学习哲学。1940年,弗卢塞尔因战争流亡巴西。1961年后,他以葡萄牙语、德语、法语等出版论著,晚年重返欧洲讲学。他的作品有《摄影哲学的思考》 (Für eine Philosophie der Fotografie)、《技术图像的宇宙》(Ins Universum der technischen Bilder)、《传播学:历史、理论与哲学》(Kommunikologie)、《后历史:二十篇短文与一种使用方法》(Pós-História:Vinte Instantâneos e um Modo de Usar)、《表象的礼赞:媒介现象学》(Lob der Oberflächlichkeit: F...

威廉·弗卢塞尔(Vilém Flusser),巴西籍哲学家、媒介理论家,1920年出生于布拉格的犹太家庭,早年在查理大学(Karls-Universität)学习哲学。1940年,弗卢塞尔因战争流亡巴西。1961年后,他以葡萄牙语、德语、法语等出版论著,晚年重返欧洲讲学。他的作品有《摄影哲学的思考》 (Für eine Philosophie der Fotografie)、《技术图像的宇宙》(Ins Universum der technischen Bilder)、《传播学:历史、理论与哲学》(Kommunikologie)、《后历史:二十篇短文与一种使用方法》(Pós-História:Vinte Instantâneos e um Modo de Usar)、《表象的礼赞:媒介现象学》(Lob der Oberflächlichkeit: Für eine Phänomenologie der Medien)、《书写有未来吗?》(Die Schrift: Hat Schreiben Zukunft ?)、《远程信息文化》(Telematische Kultur)、《图像的革命》(Die Revolution der Bilder)等。

斯特凡·博尔曼(Stefan Bollmann),1958年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是一名编辑、作家,主要研究对象为德国小说家托马斯·曼(Thomas Mann)和媒介哲学家威廉·弗卢塞尔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阅读的女人危险》(Frauen,die lesen,sind gefährlich)和《写作的女人危险》(Frauen,die schreiben,leben gefährlich)等。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