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墩文集 (全2册)
影印四库本,每页拼四版
南京兵部尚书程信之子。十岁随父官四川,以神童闻名,诏至翰林院读书。成化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时有“学问渊博程敏政,文章最好李东阳”之说。弘治十二年(1499年),敏政总裁会试,他对唐寅的文章大为赏识,但有传闻与唐寅一同赴考的江阴富人徐经贿其家童,得试题[1]。程敏政与徐经、唐寅等一同下狱,李东阳复阅后发现程敏政称赞的卷子其实不是唐寅和徐经的[2]。后来革职归乡,不久发痈卒,有专家认为是官场的权力斗争所致[3][4]。后赠礼部尚书。
其弟子李讯称之“一代人豪也。文翰虽其余事,而抱负之宏、造诣之邃,盖将于是乎征。如万言应事一策,敷匡时之大略;宋纪受终一考,订千古之大疑;续修宋、元鉴,谨严得《春秋》之大旨;附注《心经》,考合朱、陆之道,则又深探理学之大原;……此皆先生学识之过人,足以济时而淑世,不但华国而已。”[5]清代《四库总...
影印四库本,每页拼四版
南京兵部尚书程信之子。十岁随父官四川,以神童闻名,诏至翰林院读书。成化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时有“学问渊博程敏政,文章最好李东阳”之说。弘治十二年(1499年),敏政总裁会试,他对唐寅的文章大为赏识,但有传闻与唐寅一同赴考的江阴富人徐经贿其家童,得试题[1]。程敏政与徐经、唐寅等一同下狱,李东阳复阅后发现程敏政称赞的卷子其实不是唐寅和徐经的[2]。后来革职归乡,不久发痈卒,有专家认为是官场的权力斗争所致[3][4]。后赠礼部尚书。
其弟子李讯称之“一代人豪也。文翰虽其余事,而抱负之宏、造诣之邃,盖将于是乎征。如万言应事一策,敷匡时之大略;宋纪受终一考,订千古之大疑;续修宋、元鉴,谨严得《春秋》之大旨;附注《心经》,考合朱、陆之道,则又深探理学之大原;……此皆先生学识之过人,足以济时而淑世,不但华国而已。”[5]清代《四库总目提要》称:“明之中叶,士大夫侈谈性命,其病日流于空疏。敏政独以博学雄才,高视阔步,其考证精当者亦多有可取,要为一时之冠冕,未可尽以繁芜废也。”[6]著有《篁墩集》九十三卷、《新安文献志》、《明文衡》、《宋遗民录》、《真西山心经附注》、《宋纪受终考》。
程敏政(1445——1499),字克勤,中年后号篁墩,又号篁墩居士、篁墩老人、留暖道人,明休宁篁墩(今歙县屯溪)人,时人称为程篁墩。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理学家、文献学家。程氏世居休宁,七世祖荣秀,任元代江浙儒学提举。荣秀生文贵,文贵生社,社生吉辅,吉甫生杜寿。杜寿为敏政曾祖,洪武末滴河间郡。杜寿生展,展即敏政祖父。父程信,字彦实,号晴洲钓者,人称晴洲先生,《明史》卷一百七十二有传。程信举正统七年进士,英宗北征,曾上疏谏止。景帝初,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退敌有功。后任四川参政,理松潘边储,协巡抚侍郎罗绮破西南黑虎诸寨。天顺初,历官太仆卿、都察院左金都御史。成化纪元,历经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成化三年,四川、贵州山都掌乱,进兵部尚书,提督军务,率师平蜀,破诸寨,擒徽数千。晚岁还居休宁,优游山水之间。年53卒,赠太子少保,溢襄毅。程信历官三十余年,...
程敏政(1445——1499),字克勤,中年后号篁墩,又号篁墩居士、篁墩老人、留暖道人,明休宁篁墩(今歙县屯溪)人,时人称为程篁墩。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理学家、文献学家。程氏世居休宁,七世祖荣秀,任元代江浙儒学提举。荣秀生文贵,文贵生社,社生吉辅,吉甫生杜寿。杜寿为敏政曾祖,洪武末滴河间郡。杜寿生展,展即敏政祖父。父程信,字彦实,号晴洲钓者,人称晴洲先生,《明史》卷一百七十二有传。程信举正统七年进士,英宗北征,曾上疏谏止。景帝初,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退敌有功。后任四川参政,理松潘边储,协巡抚侍郎罗绮破西南黑虎诸寨。天顺初,历官太仆卿、都察院左金都御史。成化纪元,历经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成化三年,四川、贵州山都掌乱,进兵部尚书,提督军务,率师平蜀,破诸寨,擒徽数千。晚岁还居休宁,优游山水之间。年53卒,赠太子少保,溢襄毅。程信历官三十余年,以名臣闻于世。所著有《晴洲集》、《容轩稿》、《榆庄集》、《尹东稿》、《南征录》等若干卷。敏政母林氏,处士林欣女,素有德仪,累封夫人,弘治八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