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情史

联合创作 · 2023-10-04 02:41

探访布尔加科夫之墓 / 戴骢

1940年3月10日,布尔加科夫走完了他勤奋、无畏而又凄苦的一生,病逝于莫斯科富曼诺夫街的住所内。终年四十九岁。

八十年代末,我曾去莫斯科新圣母公墓参观。这是俄国和苏联著名文化人士如果戈理、契河夫、法捷耶夫等,以及苏联政界、军界名流如斯大林夫人、莫洛托夫夫妇和赫鲁晓夫等的永眠之地。久以墓碑、墓碣、墓饰雕刻精美而闻名遐迩。进去一看,果然如此。满目都是气派不凡的大理石、花岗石坟墓和死者的石像。可是在此墓葬群中却有一个土坟,惟一的一个土坟,显得分外触目,走近一看,黑油油的长方形土坟上,赫然放着三束红玫瑰。那天莫斯科彤云密布,寒风萧萧,还飘着稀疏的雪珠,这反使那三束玫瑰益发鲜艳欲滴。坟后简朴的墓碑上简朴地刻着“布尔加科夫之墓”数字。我仁立坟前良久,心想这座土坟岂不是布尔加科夫一生为人的写照。起于泥士,归于泥土。如...

探访布尔加科夫之墓 / 戴骢

1940年3月10日,布尔加科夫走完了他勤奋、无畏而又凄苦的一生,病逝于莫斯科富曼诺夫街的住所内。终年四十九岁。

八十年代末,我曾去莫斯科新圣母公墓参观。这是俄国和苏联著名文化人士如果戈理、契河夫、法捷耶夫等,以及苏联政界、军界名流如斯大林夫人、莫洛托夫夫妇和赫鲁晓夫等的永眠之地。久以墓碑、墓碣、墓饰雕刻精美而闻名遐迩。进去一看,果然如此。满目都是气派不凡的大理石、花岗石坟墓和死者的石像。可是在此墓葬群中却有一个土坟,惟一的一个土坟,显得分外触目,走近一看,黑油油的长方形土坟上,赫然放着三束红玫瑰。那天莫斯科彤云密布,寒风萧萧,还飘着稀疏的雪珠,这反使那三束玫瑰益发鲜艳欲滴。坟后简朴的墓碑上简朴地刻着“布尔加科夫之墓”数字。我仁立坟前良久,心想这座土坟岂不是布尔加科夫一生为人的写照。起于泥士,归于泥土。如泥土一样肥沃,朴实,恒久。所以在他谢世四十余年后,他的读者还来他坟前献上鲜花。我没有带花去。我奉上了一瓣心香。

驱车返旅舍途中,我浸沉在沉思之中。多年来我一直在思忖,是什么力量支持这位作家在明明知道他的作品不可能演出,不可能出版的情况下,于长达十年的时间内,力疾撰文,直至生命的蜡炬成灰?现在我悟出来了,是信心。是对未来的信心支持着他。伟大的作家总是站在时代的巅峰之上。他们是能穷尽千里之目的。

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1891年生于基辅,1940年逝世于莫斯科。世界文坛称他是一位思想深邃、以大无畏精神向一切邪恶挑战的文学大师。其代表作《狗心》、《自卫军》、《大师和玛格丽特》等曾被苏联当局查禁没收,或“默杀”作家死后恢复名誉,苏联文坛两度掀起“布尔加科夫热”。现在他的作品进入现代经典之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珍品之一。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