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閎
媒體推薦
國父紀念館、外交部、松山機場、東門基督教長老會等台北市重要地標的設計者 ,第一位完整接受西方現代性建築教育的建築師,同時也是台灣五○年代新建築發軔期的精神領袖建築 作品之全面導覽。
尋訪大師的作品如何見證了台灣五、六○年代的建築文化重要發展,像是第一次在淡水高爾夫俱樂部使 用預力懸壁樑、率先在亞洲水泥大樓使用帷幕牆、以及首次在國父紀念館使用鋼管構造等。作者多方走 訪大師的建築作品,並深入訪談其好友,除了訴說出每個作品誕生與建造過程的精采故事,亦描繪了王 大閎對美感的細膩感受與生活化的貴族品味,字裡行間充份顯露出這位既具東方禮教、又有西方士紳風 範的藝術家性格。書中並收錄了王大閎改寫王爾德《葛雷的畫像》的作品《杜連魁》,顯示出大師橫跨 文學領域的才華。
Top
內容簡介
觀看,走進王大閎先生的建築,誠如王增榮老師所說,如咬一顆白饅頭,看似沒什...
媒體推薦
國父紀念館、外交部、松山機場、東門基督教長老會等台北市重要地標的設計者 ,第一位完整接受西方現代性建築教育的建築師,同時也是台灣五○年代新建築發軔期的精神領袖建築 作品之全面導覽。
尋訪大師的作品如何見證了台灣五、六○年代的建築文化重要發展,像是第一次在淡水高爾夫俱樂部使 用預力懸壁樑、率先在亞洲水泥大樓使用帷幕牆、以及首次在國父紀念館使用鋼管構造等。作者多方走 訪大師的建築作品,並深入訪談其好友,除了訴說出每個作品誕生與建造過程的精采故事,亦描繪了王 大閎對美感的細膩感受與生活化的貴族品味,字裡行間充份顯露出這位既具東方禮教、又有西方士紳風 範的藝術家性格。書中並收錄了王大閎改寫王爾德《葛雷的畫像》的作品《杜連魁》,顯示出大師橫跨 文學領域的才華。
Top
內容簡介
觀看,走進王大閎先生的建築,誠如王增榮老師所說,如咬一顆白饅頭,看似沒什麼,直到咬著咬出了甜味,你這才了解白饅頭的美味。
台灣現代建築的發展史在二次大戰結束後,有重大的突破與轉折。而王大閎是當時自大陸來台灣,參與兼帶領這一波建築歷史走向的關鍵建築師。
幾座矗立在台北市的建築,如國父紀念館、外交部、教育部、松山機場,曾是台北人辨識台北市的重要地標。王大閎不只設計這些帶「歷史主義」味道的建築;另外,基隆路三段的慶齡工業研究中心、濟南路的虹廬,或是中研院、台大校園裡的許多現代建築,如台大學生活動中心、化工館、地質館、化學研究中心、女生宿舍、生化研究所、農藝館等,都是他為時代留下的實驗性痕跡。王大閎為台大校園建築發展,繼日據之後,推向第二個高峰期。
從其諸多作品可以讀出他在西方現代主義潮流之下,自己面對「東方建築」的態度,他以中國式層進、天井和特殊的屋簷如倒傘狀結構等等元素,在西式建築中抽象隱喻出中國式建築。他的作品比例恰當,端莊婉約,走入其間就是「舒服」二字,這本王大閎作品導覽的出版,乃見證了台灣在五、六○年代建築文化的重要發展,同時也看到當今活躍於台灣建築界的青壯建築師及建築系老師們,於五、六○年代仰慕學習的本地建築師「典範」。透過本書尋訪王大閎的作品,更在於找回屬於我們這塊土地的舊有美好價值,祈盼更多人重新認識這位當代建築宗師級的大師。
1.作者經多方溝通耗時兩年始促成王大閎展覽和本書的誕生,其苦心搜羅史料以外,並走訪王大閎好友和他一幢幢的建築,文字深入淺出,每個作品的誕生和建造經過都像故事般有趣且耐人尋味,就像鑽入時光隧道回到五六0年代。
2.收錄王大閎23個作品(含譯寫的一本小說),未被執行的計畫案如故宮和台大禮堂周邊計畫案等等,已經我們熟知的建築物原始的設計。但,有更多建築物如今面目全非或(正)遭到拆除的命運,因此本書極具有保存價值。
3.書中超過百幅珍貴照片,並有現今建築與非建築業界人士的評論和訪談摘錄。
結識大閎先生近15年,他是在當今台灣時空中我最敬愛的長者,先生的謙沖、從容與素直之心,令我仰望、讚嘆!
--吳清友/誠品書店董事長
王大閎先生是台灣50年代新建築發軔期的精神領袖,成大建築系渴望把握世界建築潮流的學生們心目中的偶像。他的教育背景使他成為對建築古典美極為敏感的設計家;在藝、文素養方面很少人能超越他的水準。他沉黙寡言,但生活化的貴族式的品味予人深刻的印象,他是那個時代最優異的住宅建築師。
--漢寶德/宗教博物館館長
他的人跟他的建築同樣硬朗質樸。
他說:意志力比靈感重要!有好的生活才有好的建築。
--王鎮華/德簡書院主持人
王大閎所移植與詮釋的現代建築,可以說是遊走在現代技術理性、機能主義,與中國文化認同、形式表現兩者間的巨大張力中。在壓迫性的政治氛圍下,王大閎展現了現代性知識分子的歷史抱負,既不同於外人移植的建築(如公東高工與聖心女中),也拒絕中式復古主義的空間嘗試。
--夏鑄九/台大城鄉所教授
在我們的心目中,王大閎先生是一位具有東方禮教,又有西方士紳之風的一位大氣風範的藝術家。
--柯錫杰與樊潔兮/知名攝影家與舞蹈家
對王大閎先生的作品,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他的窗,有其特殊處理方式,開窗的實虛比例拿捏渾然天成,尺度調和勻稱,他的建築沒有強烈的語彙,整個作品傳達出一種庶民的、寧靜的氣質。他也是台灣第一個試圖結合象徵主義和現代主義的建築師。
--簡學義/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總監
王大閎的作品意象簡單、空間樸素,但仔細品味,卻又讓人感覺豐富,感受愉悅。
該怎樣形容?就好比啃白饅頭一樣,嚼著嚼著,就會嚼出甜味來!
他就是這麼微妙的整體。真正的藝術家,我們很難用分析的方式,把他剝解成各種化學組成元素以說明他與他的創作!
--王增榮
■傳主簡介
王大閎
是第一任外交總長王寵惠的獨子
是德國現代建築大師,亦是包浩斯校長葛羅培斯在哈佛大學的得意門生
是貝聿銘在哈佛研究所的同班同學(王大閎畢業是班上第一名)
是第一位完整接受西方現代性建築教育的建築師(英國劍橋大學建築系學士、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
是五、六○年代台灣建築學子的學習對象(譬如1953日本駐華大使官邸、1954建國南路自宅、1955松江路羅宅、1961台灣大學學生活動中心、1962台灣大學地質館、1963淡水高爾夫俱樂部、1964虹廬)
是第一位使用預力懸壁梁的建築師(1963淡水高爾夫俱樂部)
是第一位使用帷幕牆的建築師(1966亞洲水泥大樓)
是第一位使用鋼管構造的建築師(1972國父紀念館)
是第一位橫跨文學領域的建築師(1977將王爾德”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翻譯改寫成《杜連魁》,九歌)
■本書目錄
〈序〉 夏鑄九
〈小女孩掀起裙子來──建築師王大閎〉 成寒
前言/導讀 徐明松
王大閎作品
住宅類
1945 城市中庭住宅
1946 文明的沐浴與沉浸的冥思
1953 建國南路自宅
1953 日本駐華大使官邸
1964 虹廬
1965 臺灣銀行臺北宿舍
1970 良士大廈
1973 淡水假日自宅計畫案
1977 張群宅
1979 弘英別墅
公共建築類
1961 臺大禮堂周邊規畫案與學生第一活動中心
1961 故宮博物院競圖計畫案
1963 淡水高爾夫球場俱樂部
1963 臺灣大學法學院圖書館
1965 國父紀念館競圖計畫案
1966 亞洲水泥大樓
1972 外交部大樓
1972 鴻霖大廈
1974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
1977 慶齡工業研究中心
1980 東門基督長老教會
其他作品
196569 登陸月球紀念碑計畫案
19661977 杜連魁
訪談摘錄 整理徐明松
王增榮
王俊雄
王鎮華
郭肇立
I附錄 王大閎創作年表
《王大閎》小女孩掀起裙子來──建築師王大閎 文 / 成寒
│1/2│1│2│
(本文作者著有《瀑布上的房子》、《推開文學家的門》、《方塔迴旋梯》《花‧骨頭‧泥磚屋》等近二十本書。翻譯《林徽音與梁思成-一對探索中國建築的伴侶》、《靜謐與光明-路易‧康的建築精神》。)
盪過來,盪過去──盪過來,盪過去……越盪越高,越高,越高……女孩響起叮鈴鈴的笑聲,迴響在室內,像彈珠,上上下下彈跳著……
近六十年前,國父紀念館設計人王大閎離開美國,臨別之際,一位美籍建築師朋友居然笑對他說:「回去以後,你可不要成為台灣的史丹佛‧懷特(Stanford White)!」
巴黎美心吃「鴨子」
每一次作訪談時,有著 sweet tooth (愛吃甜食)的建築師總是拿出巧克力糖待客,時光流轉間,有關他個人的建築教育過程、建築思想及藝術觀,就在甜甜的滋味中娓娓道來。
身為王寵惠(中華民國第一任外交總長及司法院長)的獨子,王大閎的父親盡全力栽培他的教育。民國二十年,王大閎十三歲,隨家人去了巴黎,在那裡住了幾個月,請一位法國老師教法語。
「那年,我十三歲,貪玩得很,家教老師不在的時候,一定溜出去,搭四通八達的地下鐵,到處去玩。小孩子的玩,也不過是看電影、打網球、游泳……這些,記不得發生過什麼意外,反正,很好玩。」王大閎寫道。
這個調皮小子,也去過巴黎當時名氣最大的餐廳-美心(Maxim’s)。1893年創立,它不只是一家餐館,也是一則傳奇。雷哈爾的輕歌劇《風流寡婦》,第三幕完全以美心的大廳為背景。
侍者引領眾人入坐,端來幾杯 espresso 咖啡,桌的角落擺置一碟白色的方糖。法國人喝咖啡,加整塊的方糖,而非細細的沙糖。
這調皮的中國小子不知打哪兒學來法國人的習慣,他用兩根指頭掐起一塊白方糖,在熱熱的咖啡裡猛扎了一下,方糖半個身子頓時渲染為咖啡色。小子隨即一拈而出,當成糖果送進嘴巴裡。他深呼吸,整個人沉浸在咖啡和糖的芳香中。
法國人把這塊浸泡了咖啡的方糖叫 “canard”,也就是英文的 “duck”(鴨子)。至於為何叫「鴨子」,我也無從知道。倒是王先生訴說往事的神情,一抹神祕的飄忽,令我難忘。
好的生活,才有好的建築
國父紀念館、台大學生活動中心、台大法學圖書館、龜山監獄總辦公廳、士林福樂冷飲部、外交部、教育部、中研院生化所、成大文學院、東門基督教長老會、淡水高爾夫俱樂部、松山機場......信手拈來的這些建築,相信你我至少見過其中不只一棟,而這些都是王大閎先生的重要作品。
1937年畢業於哈佛,王大閎分別在上海和香港待了十來年,於1952年回台開設大洪建築師事務所,實踐他終生的信念:「房子要經過設計,方稱建築。」他堪稱是台灣早期最活躍的建築師之一。
1977年,建築學者王鎮華初訪建築師設計的自宅「虹廬」,視為其心目中的經典:「進入虹廬,方知何是牆,何是地。」地上鋪的清水磚,因人住久了,日日以腳撫觸摩挲的結果,竟會沁出瑩瑩的光澤。想來,這不就像中國人的玉?
「硬朗」亦是王鎮華所推崇的特色。王鎮華認為王大閎的設計從不用多餘的東西,做新中國建築,而非仿或偽中國建築,也是其設計的目標。
小女孩掀起裙子來
有人說:國父紀念館的造型不中不西。
王先生嘴角彎起來,笑答:「是啊,也有人批評國父紀念館屋簷起翹,像一個小女孩掀起裙子來,我很喜歡這個俏皮的形容。實際上,外人有所不知,國父紀念館是鋼骨構架建築,弧線是拆了又做,做了又拆,總是不盡理想。最後決定現在的造型,背後也有一段 long story,當年老總統蔣中正在世的時候,找我來設計國父紀念館。等我把圖樣畫好交上去。老總統看了便說:『很好,很好,可是這國父紀念館,怎麼看起來像一座西洋建築?』」
老總統派張群秘書長傳話道:「總統希望修正,將國父紀念館的外觀設計得稍為中國化一點。」
回憶從前,王先生娓娓話當年:「看樣子,老總統對中國建築比我更有研究。所以,我又重新修改一遍,呈上去。誰知,老總統又有意見,他丟了張太和殿的照片給我看。原來,他心目中的中國式建築是像圓山飯店那樣,有清朝宮殿的風格。我便找理由說服他:『總統先生,國父搞了十次革命,好不容易到第十一次才成功,目的就是為了推翻滿清政府,建立中華民國。如今我們為他蓋紀念館,要模仿清朝宮廷的樣式?這對國父會是個大諷刺。』老總統總算點頭同意了。」
國父紀念館不是火車站
國父紀念館設計過程中,爭議頗多。曾有人建議,在建築物立面安裝三座大鐘,如同英國議會大廈那座大鵬鐘,王大閎回答他:「這主意固然是好,但國父紀念館又不是火車站。」
設計紀念性建築最難的部分,是如何利用建築材料來表現一個人的偉大精神,尤其是偉大人物的 legacy。如何用具體的事物,具體的建築來表現抽象的精神,是建築師所面對的極限挑戰。要做好它,必得深入了解偉人的一生,他的人格特質,他與眾不同的思想和經歷。
「國父是個樸實、友善、真誠的人。」王大閎述說他心目中的國父:「建築物是方形的,象徵他正直的人格。國父是一位革命者,所以紀念他的建築必須創新;而他的為人與生活特色,在於樸實與簡單,所以這座建築不應俗氣華麗,必須莊嚴中帶有親和力。」
建築並不難,可是設計、構思卻是最困難的。王大閎承認國父紀念館是他最艱難的設計。
從劍橋到劍橋
成寒問:「您十二、三歲未出國前,對建築有何想法?」
王大閎答:「小時候住在上海,一回突發奇想,想畫汽車,然因個子矮搆不著桌面,便趴在地上畫了二、三十種不同款式的汽車,各種顏色都有,這大概是我對設計的初步嘗試。」
成寒問:「您在英國劍橋念書,後到美國麻州劍橋,在哈佛大學曾經師事建築大師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能否說說在葛氏門下及那段期間,對您這一生所造成的影響?可否比較兩地的建築教育環境給您的感覺?」
王大閎答:「我想引用一位美國學生初入劍橋皇家學院(King's College)時的感言:『劍橋就像一幅怡人的康斯坦伯(Constable)風景畫。』劍橋是個講究自由學風的地方,生活優雅而自在,我很懷念那段日子。後因歐戰爆發緣故,德軍閃電戰炸得倫敦暗無天日,我父親擔心我的安全,要我趕快離開歐洲。我搭船從英國輾轉來到美國的哈佛建築學院求學,葛羅培斯是我的老師,耳濡目染之下獲得許多啟示。在我看來,葛羅培斯不一定是偉大的建築家,但堪稱偉大的建築教育家。那時候,美國人有電視機、冰箱,但不見得人人都有房子。所以葛氏提倡把房子工業化,大量生產預鑄房屋,造福市井小民。但葛氏在麻州林肯市設計的現代化自宅,卻引起鄰居的反感。直到他們進屋內,總算服氣的說:「外面雖醜,裡面很漂亮。」從此改變了鄰居對他的看法。
「葛羅培斯曾經對學生說過:『我死的時候,你們要為我慶祝。』果然如其所願。葛氏死的時候,眾生大開香檳,彷彿是置身於慶生會中,喜氣洋洋,熱鬧得很。葛氏處事豁達
瀟灑,很看得開。對學生,他也是言教不如身教。比方說:萊特會幫徒弟改圖。葛氏則不然,他要求學生下筆小心,畫好以後,就盡量不改,他自己則從不動手修改學生的圖。
建築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一座橋樑
成寒問:「自踏入建築領域以來,您究竟稟持著什麼樣的理念?」
王大閎答:「每個人都生活在現實與理想之間,精神和物質之間。兩者之間的距離越大,我們越不滿足現況。為了追求理想,往往付出極大的代價。建築是理想和現實之間的一座橋樑。每一幢住宅,每一所教堂,每一座音樂廳或是辦公樓,都在實現我們生活中的一種需要和理想。我認為,不論是天堂或地獄,都是人自己造成的。」
成寒問:「金、白、朱、黃、黑是您愛用的顏色,有何特別意義?尤其是當年,在很少人使用金色的年代。」
王大閎答:「顏色是一種好看的直覺,好就是好,還有什麼可說的(語氣一如他向來不喜歡講理論的作風)。金色,在我心目中,象徵著稻子成熟時一片金黃,豐收飽滿的景象,而非耍貴族氣派。我想做的是中國建築,而非仿(或偽)中國建築。因為生命可以全舊,也可以全新,我反對半新半舊夾雜;所謂文化復興運動,在我看是復「新」,而非復古,一味把古老的東西翻出來。雕樑畫棟、飛簷走壁也絕非我心目中的傳統中國味。我要的是現代的中國式建築。」
去掉情感,留下精神
成寒:「我到中研院拜訪一對朋友夫婦,兩人分屬不同的研究單位。閒聊中,先生對自己上班的那棟樓很不滿意,從外面看漂亮氣派,可是,在裡頭上班卻不方便得很,辦公室又窄又小,廁所遠在另一頭,走到中途就快忍不住了。倒是太太對自己的所很滿意,一問之下,原來就是您設計的分子生物研究所。建築作品不在視覺效果,而是觸覺性,必須生活在裡頭,才能真正感受到,您的看法呢?」
王大閎答:「(關於同業的設計,王大閎不作任何評斷,只回答:「礙於經費,建築師往往有志也難伸。」我在哈佛時,有回菲利普.強森(Philips Johnson)打算自己蓋一棟房子,一棟簡單的小平房,找我去幫忙,油漆、木工、水泥樣樣自己來。強森當時深受密斯(Mies van de Rohe)的影響,在細部設計方面盡量求簡,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為止,但講求實用性。那次動手做的經驗,影響我至今。)
「我覺得自己的風格受密斯的影響遠比葛羅培斯來得大,把 sensual (情感、感官)去掉,剩下 spiritual (精神),不鋪張,不炫耀,這就是我設計的原則,Less is more,化繁為簡。把複雜的設計,用簡單、純粹的形式將建築整合,達於極致。舉例來說,有客人來訪,若把屋裡所有的花摘掉,只剩下一朵含苞待放,那麼客人一眼就看到那朵花。所謂簡單 simplicity,接近道家的哲學。處理不好,淪於單調;處理得好,則是藝術。」
濟南路自宅映照蘇州高紡牆
成寒問:「濟南路自宅,最醒目的是正立面兩堵高牆,高牆裡是鏤空鐵門。誠品書店負責人吳清友曾經半開玩笑提議,那面空白的牆面可用來做大廣告。您設計高牆及鏤空鐵門的靈感從哪裡來?」
王大閎答:「我童年在蘇州成長,『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想而知,蘇州是一個風光清麗的好地方。高牆乃仿自蘇州高紡牆,一道牆隔離外面的車水馬龍。我記得似乎是在十二歲那年,夜裡走過小巷,有點害怕,不知牆裡到底是在幹嘛!至於鏤空鐵門,更有意思。
當屋子裡有人問:『誰?』
『我。』
來者是何許人,立時知曉,這點是融入了傳統行為,與現代手法合而為一。」
譯寫《杜連魁》,為了練中文
成寒問:「您曾經將王爾德《格雷的畫像》譯寫成《杜連魁》,多年來也在報上發表不少散文。藝術與文學,對您的建築人生起了何種作用?」
王大閎:「當初我翻譯改寫《杜連魁》,最大的目的是為了改進我的中文能力。我自十二歲長期滯留海外,這段期間使用母語的機會並不多。回台後,我想藉著寫小文和翻譯,提昇中文能力。挑選《杜連魁》還有個用意,希望年輕人讀了這本書有所感觸,富貴如浮雲,切勿過份重視物質,做人但求中庸就好。建築與文學都是建築師的觸角,像柯比意,既是建築師也是畫家。」
成寒問「退休以後,您的主要生活重心為何?」
王大閎:「我是退而不休,在兒子王守正主持的鴻開建築師事務所兼任顧問職務。這些年來,我在寫一本英文科幻小說:PHANTASMAGORIA,從二十幾歲開始動筆至今,已寫了不少頁,然而五十多年尚未完稿,但願有生之年能夠寫完它。」
王大閎的辦公廳裡懸掛了兩幅放大的黑白圖,一進門就能看見:一是淡水高爾夫俱樂部餐廳,由攝影家柯錫杰拍攝,是台灣第一棟用懸臂結構建造的圓形帳篷式建築,四圍透明玻璃環繞,底下僅由中央的柱子支撐著,人坐在上面,俯看四周,景觀盡收眼底;另一是登月紀念碑,由建築師賴昌壽手繪的一對白色碑塔,彷若人的一雙手臂朝上伸向浩瀚的穹蒼。然而,這兩棟都是「看不見」的建築物。前者已被拆除,後者則是王大閎至今猶未實現的構想。
紅天鵝絨鞦韆裡的女孩
王大閎順手拿起桌上一本精裝英文書,1989年出版的傳記《慾望建築師》(The Architect of Desire),翻開內頁給我看,史丹佛‧懷特為他年方十六的情婦艾芙琳‧內斯比拍攝的幾張照片:烏黑的秀髮盤上梳成包頭,一雙眼烏溜溜,有幾分波斯女人的神秘味道,微笑的時候卻是純真少女的羞赧。
已婚的史丹佛‧懷特,這位才華洋溢,改造紐約風貌的建築師。收集美麗女孩,是他的業餘嗜好。他坐落於紐約市格林威治村 22 W. 24th St. 的透天厝偌大的工作室裡,特別打造了一座漂亮的鞦韆,懸吊在室中央。
鞦韆,不會寂靜也不曾孤單,它在等待美麗的女孩進門,坐了上去,男子的手在後頭推呀推,推呀推,越盪越高,直推到女孩的心暈眩了,著了魔,催了眠……。
這一則城市流言日後拍成電影《紅天鵝絨鞦韆裡的女孩》,可惜,女主角瓊考琳斯有股風塵味,在我眼裡,完全及不上艾芙琳的清純。1906年元月二十五日,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頂樓的表演廳,史丹佛‧懷特遭艾芙琳善妒的丈夫槍擊,倒在血泊中,死時才五十二歲。
離開美國近六十年,王大閎未曾重臨舊地。多年以後,在台北忠孝東路的事務所,王大閎告訴了我這段插曲。然而直到如今,我依然不明白,王大閎離美前夕,他的朋友為何要跟他說那句話?是玩笑,抑或當真?為何要拿王大閎與「慾望建築師」相提並論?話中是否有弦外之音?今年八十九歲的老建築師,對我始終是個謎。
這句話在我心中懸念,盤繞不去,一如鞦韆──盪過來,盪過去-盪過來,盪過去……
2007年三月寫於台北
成寒
徐明松
建築史學者與建築、都市評論,銘傳大學建築系專任講師。威尼斯建築學院建築碩士、義大利國家建築師。著有《柯比意: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田園城市,2002)、《古典?違逆與嘲諷:從布魯涅列斯基到帕拉底歐的文藝復興建築師》(田園城市,2003)、《打開建築的第一道門》(總策畫與合著,誠品書店,2005)《建築桂冠:普立茲克建築大師》(合著,木馬,2005)、《王大閎》(合著,建築師全聯會雜誌,2006)、《十城十美》(合著,聯經、2006)、《跟著建築去旅行》(合著,聯經、2006)。
攝影者簡介
鄒昌銘 Benjamin Tsou
無造作攝影 Eureka! Photography
為台灣建築留下影像
我的心就是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