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島

联合创作 · 2023-10-05 13:57

這幾年踏島逐浪,在黑夜中看盡海潮波濤洶湧,天上繁星如此燦爛,才逐漸瞭解在宇宙悠悠洪荒裡,各形各色的「廢墟」無所不在,有些新星正在膨漲,某些白矮星已然毀滅;在我等凡人存在的短暫瞬間,雖無物不廢,但或許廢墟的無言,正揭示了自然中不變的生滅法則,過多的留念與再造,皆扭曲暗藏其中之寓言。若能有所頓悟,廢墟也就不再只是廢墟而已,而是人生必經的某種體悟。

一般談論廢墟僅止於建築空間,或是某種人為因素在時空蝕刻中造成的視覺奇觀,但從更廣泛的視角來看,還涉及到美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 等層面。然而我們受到的藝術或美感教育,通常面對這類頹廢事物較少會從正面角度切入,廢墟也許代表一種死亡、一種過去,就如宇宙本就有陰與陽、生長與凋零的替換循環;但廢墟不應僅朝逝去、神怪或詭異之類等方向思考,更多廢墟的產生往往是因為「人心廢墟」之作祟,這種無形廢墟其實比有形廢...

這幾年踏島逐浪,在黑夜中看盡海潮波濤洶湧,天上繁星如此燦爛,才逐漸瞭解在宇宙悠悠洪荒裡,各形各色的「廢墟」無所不在,有些新星正在膨漲,某些白矮星已然毀滅;在我等凡人存在的短暫瞬間,雖無物不廢,但或許廢墟的無言,正揭示了自然中不變的生滅法則,過多的留念與再造,皆扭曲暗藏其中之寓言。若能有所頓悟,廢墟也就不再只是廢墟而已,而是人生必經的某種體悟。

一般談論廢墟僅止於建築空間,或是某種人為因素在時空蝕刻中造成的視覺奇觀,但從更廣泛的視角來看,還涉及到美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 等層面。然而我們受到的藝術或美感教育,通常面對這類頹廢事物較少會從正面角度切入,廢墟也許代表一種死亡、一種過去,就如宇宙本就有陰與陽、生長與凋零的替換循環;但廢墟不應僅朝逝去、神怪或詭異之類等方向思考,更多廢墟的產生往往是因為「人心廢墟」之作祟,這種無形廢墟其實比有形廢墟還可怕,其背後曾經有著時代背景與意識形態的運作痕跡,讓它質變成另一種形式的「殘餘物」,圍繞在台灣四周島嶼上的眾多廢墟,就是悲情時代下的產物。

台灣因為複雜政治環境與特殊歷史背景,做為台灣西邊、中國沿岸民風淳樸的小島,在國共強大軍事對壘之下,大多宿命地不得不被改造成軍事要塞;不過隨著國際局勢變遷,這些曾是前線的戰地,如今大多已揭開神秘面紗。就像馬祖北竿芹壁村牆上斑駁的「光復大陸標語」,仍默默地遙望莒光島,點出了漁村成為前線戰地的故事,或如金門各地民宅上斗大的反共標語,在時光刻痕中,留下了軍民一家的史頁。然而時勢變化令人難測,曾經高喊「實行三民主義、堅守民主陣容」的前線戰地,由於國際情勢丕變,加上國軍「精實案」及「精進案」的裁撤,許多軍事據點已被棄守,戰略地位大不如前;西線戰事雖已休,金門「碉堡藝術節」搞得轟烈,但仍免不了成為嘉年華會喧囂後,徒留荒煙蔓草供人憑弔的二手廢墟,它們猶如歷史記憶下所開的荒謬玩笑,但又如意識形態幽靈般揮之不去。

台灣東邊的離島,則成為追求自然生活的遁世樂園,這幾座位於後山外的「後山」,當然也有被遺忘的一頁;觀光化雖然帶來了物質豐裕,卻也相對地造成環境乃至於人心的污染。無論是綠島的三座監獄(法務部監獄已廢置、綠洲山莊已改建人權紀念園區),或國民政府秘密在蘭嶼龍頭岩建立的核廢料儲存場,都訴說著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看著綠洲山莊內滿牆的政治犯照片,不免驚心動魄;八角型監獄內已空蕩一片,但仍掩蓋不了萬年孤寂的愁,與隔山不遠處、朝日溫泉內觀光客的嘻戲笑聲形成強烈對比。原本以為被當作高污染垃圾場的蘭嶼,其命運已夠淒涼,沒想到在東清竟也曾有一座鮮為人知的陸軍「勵德班」,曾監禁著功高震主的孫立人部屬及甲級流氓,而今已被羊群佔據,令人不勝稀噓。往事也許堪以回味,但時光在廢墟內留下的銘痕,卻似乎可以消泯一切功過情仇。

三年前出版《台灣廢墟迷走》,走訪台灣本島廢棄建築,以攝影及文字為這些廢墟留下記錄。作者此次再走出本島,浪遊於各離島包括澎湖、綠島、蘭嶼及金門馬祖等,環繞著海洋的島嶼總有說不完的故事,它們犧牲其樸質以換取台灣本島繁華,天真地對比出統治者之狂妄;荒謬是它身處冷戰時代的代名詞,優美如詩的好風光,卻讓位給軍令如山的冷峻。或者,再怎樣堅強的工事,都抵擋不住時代潮流中的沖刷,再如何美麗的天然資源,都不得不在殘酷現實下低頭。在書中遊記似的記述中、在黑白照片映照出的廢墟身世中,希望為這些走向被遺忘之途的一景一物,挖掘出其中暗藏的寓意。

姚瑞中,1969年生於台灣台北,1994年國立藝術學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理論組畢業。曾代表台灣參加1997年威尼斯雙年展、2005年橫濱國際藝術三年展及許多國際大展。曾與友人合著《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1998年非文學類金鼎獎),另著有《台灣裝置藝術1991~2001》、《台灣當代攝影新潮流Since 1999》、《台灣廢墟迷走》、《台灣行為藝術狀況1978~2004》、《流浪在前衛的國度》。目前為專業藝術家,並兼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