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
「本書提供了精確而綜合的觀點……我相信這本著作為聯繫美國和歐洲的思想開啟了新的境域」——傅柯(Michel Foucault)
「重點不是說了什麼,而是誰在說」
本書是兩位傑出學者聯手向傅柯的挑戰,也是迄今對傅柯學說歷程描述的最具深度的佳作。傅柯的傑出之處在於對考古學和系譜學的巧妙混用,從而獨創了一種有別於結構主義和詮釋學的理解人和社會的方法 ,即本書作者所謂的「詮釋解析法」。
本書的可貴之處有三。首先,傅柯學說對今日的影響已廣泛運用於各種權力論述,甚至及於網絡社會的研究,但是他如何能在當時瀰漫著現象學、結構主義以及詮釋學的氛圍中,開創新局,展開一場以「權力」為探索主軸的知識考古旅程,卻難以為識者所悉,本書是最好的入門手冊。
其次,兩位作者學域含括廣泛,德福雷斯鑽研於現象學、詮釋學,拉比諾則長於結構主義,所論所述,剛好切合了當時傅柯所處的學術氛圍,誠...
「本書提供了精確而綜合的觀點……我相信這本著作為聯繫美國和歐洲的思想開啟了新的境域」——傅柯(Michel Foucault)
「重點不是說了什麼,而是誰在說」
本書是兩位傑出學者聯手向傅柯的挑戰,也是迄今對傅柯學說歷程描述的最具深度的佳作。傅柯的傑出之處在於對考古學和系譜學的巧妙混用,從而獨創了一種有別於結構主義和詮釋學的理解人和社會的方法 ,即本書作者所謂的「詮釋解析法」。
本書的可貴之處有三。首先,傅柯學說對今日的影響已廣泛運用於各種權力論述,甚至及於網絡社會的研究,但是他如何能在當時瀰漫著現象學、結構主義以及詮釋學的氛圍中,開創新局,展開一場以「權力」為探索主軸的知識考古旅程,卻難以為識者所悉,本書是最好的入門手冊。
其次,兩位作者學域含括廣泛,德福雷斯鑽研於現象學、詮釋學,拉比諾則長於結構主義,所論所述,剛好切合了當時傅柯所處的學術氛圍,誠如中譯者所言,「復活」了傅柯學說。
最後,本書另收入了哈伯瑪斯與傅柯的爭議評析,哈伯瑪斯所提出的公共領域、合法化問題,今日仍是社會學理論的主流,他與傅柯對「啟蒙」的論爭,不啻勾勒出當代西方哲學的探索路徑。
Hubert Lederer Dreyfus (1929-2017) was an American philosopher and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aul Rabinow (1944-2021) was a professor of anthrop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