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规则 : 《孙子》的斗争哲
这本书,是李零阅读经典四部书(《论语》《老子》《孙子》《周易》)的第三本。前两本《去圣乃得真孔子》和《人往低处走》,在2008年年初已出版(均已加印),而第四本(《周易》)还需等到张政烺整理本马王堆帛书《周易》出版后才能写定,预计要到2010年交稿。所以,《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在2009年6月杀青后,拟在年底单独推出,延续读者对此一书系的关注。
对《孙子兵法》一书,不易研究,更不易写好。在历史上,对于《孙子》,一直缺少第一流学者做深入研究。清代考据学发达,《孙子》仍然无人理会,只有孙星衍,自称“孙武之后”,辑刻了一部《孙子十家注》,但孙星衍这本书也并非注本,只是辑本,为后世积累了一些材料而已。
李零对《孙子》情有独钟,这在研究先秦的学者里都是很少见的;并且他研究《孙子》时间长,成果多,全面超越了前人。在本书的“自序”中,作者自述了研究《...
这本书,是李零阅读经典四部书(《论语》《老子》《孙子》《周易》)的第三本。前两本《去圣乃得真孔子》和《人往低处走》,在2008年年初已出版(均已加印),而第四本(《周易》)还需等到张政烺整理本马王堆帛书《周易》出版后才能写定,预计要到2010年交稿。所以,《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在2009年6月杀青后,拟在年底单独推出,延续读者对此一书系的关注。
对《孙子兵法》一书,不易研究,更不易写好。在历史上,对于《孙子》,一直缺少第一流学者做深入研究。清代考据学发达,《孙子》仍然无人理会,只有孙星衍,自称“孙武之后”,辑刻了一部《孙子十家注》,但孙星衍这本书也并非注本,只是辑本,为后世积累了一些材料而已。
李零对《孙子》情有独钟,这在研究先秦的学者里都是很少见的;并且他研究《孙子》时间长,成果多,全面超越了前人。在本书的“自序”中,作者自述了研究《孙子》的经历——70年代中期,他在插队时研读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写了一篇文章,并凭借这篇文章进入了社科院考古所;后有专著《吴孙子发微》、《〈孙子〉古本研究》;近年他把自己三四十年来对《孙子》的研究汇为一册,《〈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另外又把在北大中文系的讲稿出版,即《兵以诈立》(中华书局2006)。
李零从研究文本入手,结合军事文化史和思想史解读《孙子》,内容深湛,视野广博,可谓把《孙子》这部千古名著读出了活泼的新义。其中《兵以诈立》可以让水平、背景各异的读者都有不小的收获,并且十分好读,真可谓一部难得的佳作。
不过,作为李零,再写一本《孙子》也并不容易,因为前面关于《孙子》已经写了三四十年。在本书的“自序”中,他做出了如下说明:
我有两本书,是对以往研究的总结。一本是《〈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一本是《兵以诈立——我读〈孙子〉》。这两本书,前一本是旧作的汇编,主要侧重于文本考证,比较枯燥;后一本是我在北大中文系的讲义,主要侧重于知识背景的介绍和全书文句的疏通,可读性高,但细节太多。 这些都是铺垫。没有这些铺垫,就没有现在这本书。 在这本书里,我想尽量避免重复,尽量突出重点,讲义理,讲思想,由博返约,回到当初关心的问题。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唯一的规则》与以前著作的区别与关联。在其他书中,李零还说过,“书,总是越读越少,而不是越读越多。少则得,多则惑”。《唯一的规则》就是这样一部由博返约的书,每一篇1万字左右,可以一气读完,全书共16万字。希望这本书出版后,能够胜出、并部分取代《兵以诈立》,《兵以诈立》27万字。
在本书中,作者还对一些具体问题做了新的探讨。在“自序”中罗列了十三则,比如什么是“兵”,论林彪战术与“势”的关系,论地图的重要性,辨“反间”的两种不同含义等,这是新知。
最后,关于《孙子》,李零欲谈出它的哲学。《孙子》不是生意经,不是指导商战、管理员工的秘笈,它有它的哲学味儿,李零说:“《孙子兵法》和毛泽东兵法,都很有哲学味儿。这种哲学是什么哲学?其实就是生存哲学,就是斗争哲学,就是以斗争求生存的哲学。”本书的书名即源于此。
李零 1948年生,祖籍山西武乡。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的研究。
主要著作:《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郭店楚简校读记》《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兵以诈立——我读<孙子>》《丧家狗——我读<论语>》《中国方术正考》《中国方术续考》《入山与出塞》《铄古铸今》《李零自选集》《放虎归山》《花间一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