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
新文化运动后期,哈佛大学教授欧文•白璧德的人文主义学说通过吴宓等学衡派人士的译介进入了中国的文化语境,与其他西方观念和思潮一道参与了中国新文化身份的建设,并通过此后中国本土不断的“重估”工作而获得新的阐释形态,从而在中国持续至今的文化身份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力。本书即围绕《学衡》杂志刊载的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相关译文展开个案研究,旨在探寻学衡派对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译介与阐释过程。
张源,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国家人文研究所中国委员,美国罗阿诺克大学哥本哈弗驻校讲席教授(2017年度),研究方向为比较视域下的文学与思想史。著有《靡不有初:柏拉图世界的开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等,译有潘恩《常识》(译林出版社,2012年)、白璧德《民主与领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桑塔亚那《社会中的理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