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霜佛教政治傳統與大乘佛教
佛教自從印度發源以來,雖然對東亞各國產生普遍性的影響,然而對大多數人而言,佛教由於被視做一種信仰而戴上一層神祕面紗。甚至在大部份信徒的心目中,也因恐犯下「疑經」、「謗佛」的滔天大罪,而對經論甚至自己仰慕的法師、居士所說的一切,皆奉為「理所當然」的真理。
無奈佛教流傳至今雖然堪稱興盛,但亦因隨著時空的推演與輾轉相傳,故出現許多不同的派別及觀點,在眾說紛云的情況下,使得一些事情的真相變得曖昧不明。例如,當觸及大乘、小乘的爭論時,常會聽到「入世與出世」、「菩薩道與自了漢 」等語,或「原始佛教裡早有大乘精神」及「小乘較符合佛陀精神」等說法,但是這些說法,顯然都無法清楚交代形成大、小乘與其間之差別的原因。本書的重要價值便在於試圖從歷史的角度,揭開大乘佛教的發展之謎,進而說明大乘佛教對東亞各國的影響,並對佛教的傳承及各類活動,提出新的論據與考證。
誠然,純以學者...
佛教自從印度發源以來,雖然對東亞各國產生普遍性的影響,然而對大多數人而言,佛教由於被視做一種信仰而戴上一層神祕面紗。甚至在大部份信徒的心目中,也因恐犯下「疑經」、「謗佛」的滔天大罪,而對經論甚至自己仰慕的法師、居士所說的一切,皆奉為「理所當然」的真理。
無奈佛教流傳至今雖然堪稱興盛,但亦因隨著時空的推演與輾轉相傳,故出現許多不同的派別及觀點,在眾說紛云的情況下,使得一些事情的真相變得曖昧不明。例如,當觸及大乘、小乘的爭論時,常會聽到「入世與出世」、「菩薩道與自了漢 」等語,或「原始佛教裡早有大乘精神」及「小乘較符合佛陀精神」等說法,但是這些說法,顯然都無法清楚交代形成大、小乘與其間之差別的原因。本書的重要價值便在於試圖從歷史的角度,揭開大乘佛教的發展之謎,進而說明大乘佛教對東亞各國的影響,並對佛教的傳承及各類活動,提出新的論據與考證。
誠然,純以學者身份研究宗教問題時,可以免去信仰本身所帶來的枷鎖,因而能跳脫傳統的藩籬,提出更深刻的批判及精闢的見解。但是從另一方面看,宗教畢竟不同於一般的研究對像,可以藉一堆資料、考據及文字思考,求得某些問題的解答,因為它還涉及一些超自然的力量與人類至今尚無法解開的生命奧祕,除非親身體驗,否則實難形之筆墨。
本書的重點在於討論丘就卻與迦膩色迦二王時代的佛教政治發展,不厭其煩地重複一些觀點,企圖破除舊理論以建立新理論;其間涉及到的某些問題,如「大乘非佛說」、「彌勒信仰」及佛教造像等,我們希望本書的出版能掀起更多對佛教問題的研究與討論,進而使一些問題獲得釐清,還給佛陀一個本來面目。
古正美,新加坡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南亞哲學博士,大理大學民族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長期從事佛教研究。曾任國立新加坡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中山大學博雅書院訪問教授。已出版《貴霜佛教政治傳統與大乘佛教》(1993)、《唐代佛教與佛教藝術》(主編,2006)等學術著作,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