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中的宽容

联合创作 · 2023-10-06 15:01

莱纳·福斯特力图在欠缺共识的多元化社会条件下重构互相宽容的互相理解和合法辩护的普遍权利。他不仅要求尊重理性原则,同时要求尊重经验和语境,这种尊重不仅合理而且要合情。这个明智而慎重的理论颇接近中庸之道。他说过:对任何一种合法性的辩护本身也要获得合法的辨护。这是真知灼见。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真正的思想者总能以深厚的学术预见现实中最真实的问题,在一个多层面冲突的全球化时代,对于宽容问题的澄清变得尤为急迫,莱纳·福斯特《冲突中的宽容》中文本的出版正当其时,这为我们开启了一个依然需要继续推进的重要论域。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授)

像《正义的语境》《辩护的权利》《辩护关系批判》《规范性与权力》一样,《冲突中的宽容》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第四代学术领袖莱纳∙福斯特的重要代表作。在该书中,他不仅讨论了有关宽容的宗教话语、政治话语、哲学话...

莱纳·福斯特力图在欠缺共识的多元化社会条件下重构互相宽容的互相理解和合法辩护的普遍权利。他不仅要求尊重理性原则,同时要求尊重经验和语境,这种尊重不仅合理而且要合情。这个明智而慎重的理论颇接近中庸之道。他说过:对任何一种合法性的辩护本身也要获得合法的辨护。这是真知灼见。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真正的思想者总能以深厚的学术预见现实中最真实的问题,在一个多层面冲突的全球化时代,对于宽容问题的澄清变得尤为急迫,莱纳·福斯特《冲突中的宽容》中文本的出版正当其时,这为我们开启了一个依然需要继续推进的重要论域。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授)

像《正义的语境》《辩护的权利》《辩护关系批判》《规范性与权力》一样,《冲突中的宽容》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第四代学术领袖莱纳∙福斯特的重要代表作。在该书中,他不仅讨论了有关宽容的宗教话语、政治话语、哲学话语,而且试图构建一种批判的宽容理论。莱纳∙福斯特以“宽容—辩护—规范”为核心的正义论,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乃至整个当代实践哲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王凤才(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立基于新法兰克福学派政治哲学转向的理智传统,这一学派当前的中坚莱纳·福斯特把对于宽容问题的精湛研究和规范秩序的系统建构冶于一炉,这一成就重塑了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论争版图,深化了政治现代性的自我认知,回应了“不确定性之痛”的时代难题。

——应奇(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

本书是莱纳·福斯特获得莱布尼茨奖的重磅之作,也是其学术生涯中的里程碑之作。

宽容概念在多元化社会中扮演着中心性的角色,因为它表明了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既让各种信念和实践活动间的对峙得以存在,同时也让此对峙得以缓和。宽容概念的历史和当下境遇的批判性视野让下述事情变得清晰可见 ,即:这一概念在其内涵和在对其的评价中始终是一个高度争议性的概念,并且自身就处于冲突之中。对一些人来说,尽管分歧剧烈,但宽容概念曾是且现在仍是一种对互相尊重的表达,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宽容概念则是一种傲慢的、具有潜在压迫性的姿态和实践行为。

为了分析这一冲突状况,莱纳·福斯特在本书中重建了自古典时代以来关于宽容的哲学和政治讨论。他展示了从斯多亚学派直至当代为宽容奠基的方式和宽容实践的多样性,发展了一种极富历史信息量的系统性理论,这种理论将在当前的宽容冲突中得以验证。

莱纳·福斯特,德国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现为法兰克福大学政治理论和哲学教授,“规范秩序”研究中心负责人,其研究领域主要为辩护、正义、宽容和规范性等政治哲学基本问题,代表作有《正义的语境》《冲突中的宽容》《辩护的权利》《规范性与权力》等,被视为法兰克福学派“第四代”蕞重要的代表人物。2012 年,福斯特荣获德国学术界蕞高奖“莱布尼茨奖”。

马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四川大学哲学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发表论文若干。

余玥,四川大学哲学系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波鸿大学哲学系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中心暨黑格尔档案馆哲学博士,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重大项目子课题一项,在《哲...

莱纳·福斯特,德国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现为法兰克福大学政治理论和哲学教授,“规范秩序”研究中心负责人,其研究领域主要为辩护、正义、宽容和规范性等政治哲学基本问题,代表作有《正义的语境》《冲突中的宽容》《辩护的权利》《规范性与权力》等,被视为法兰克福学派“第四代”蕞重要的代表人物。2012 年,福斯特荣获德国学术界蕞高奖“莱布尼茨奖”。

马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四川大学哲学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发表论文若干。

余玥,四川大学哲学系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波鸿大学哲学系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中心暨黑格尔档案馆哲学博士,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重大项目子课题一项,在《哲学研究》等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出版专著一部,译著多部。主要研究方向:德国古典哲学、现代性问题、实践哲学、美学。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