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协商 : 翻译中的语言、文类
本书通过勘探晚清民国的翻译与跨文化书写中文体协商的历史,以空间的、“横截面”的方式呈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生长及其内在机制。全书各章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展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诸多经典样式,譬如周作人“直致的白话文”、鲁迅中西合璧的小说文体、废名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流”手法等,皆是 以翻译或广义的翻译为途径的跨文化协商的产物。透过文体的形式协商,本书探测了现代中国这一历史转型期文化、制度与社会的深广地貌。
★专家推荐★
很高兴张丽华博士借助第二部专著,探索“一种从跨文化的空间视野来书写现代中国文学史的新方法”。这既是她本人的学术自觉,也可能是当下中国学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陈平原
本书将翻译研究与注重文本细读的现代文学研究传统进行了融会贯通,既汲取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新视野,关照翻译背后的“语境”因素,同时也不放弃对“文本”和对语言文体问题的关切,有效地将...
本书通过勘探晚清民国的翻译与跨文化书写中文体协商的历史,以空间的、“横截面”的方式呈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生长及其内在机制。全书各章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展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诸多经典样式,譬如周作人“直致的白话文”、鲁迅中西合璧的小说文体、废名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流”手法等,皆是 以翻译或广义的翻译为途径的跨文化协商的产物。透过文体的形式协商,本书探测了现代中国这一历史转型期文化、制度与社会的深广地貌。
★专家推荐★
很高兴张丽华博士借助第二部专著,探索“一种从跨文化的空间视野来书写现代中国文学史的新方法”。这既是她本人的学术自觉,也可能是当下中国学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陈平原
本书将翻译研究与注重文本细读的现代文学研究传统进行了融会贯通,既汲取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新视野,关照翻译背后的“语境”因素,同时也不放弃对“文本”和对语言文体问题的关切,有效地将新理论和新方法导入到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之中。作者将翻译视为呈现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历史场所,并尝试在晚清以降中西文体的翻译和跨文化协商中来书写批判的文学史,这一研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开创了新方法和新视野,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吴晓东
★编辑推荐★
1.中坚学者力作:
作者为文学史家陈平原、汉学家瓦格纳弟子,北大本硕博,多年专注于文体研究,作为新一代中坚学者在学术界广受认可。
2.文体研究新方向:
以个案研究的方式 展 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诸多经典样式,譬如周作人“直致的白话文”、鲁迅中西合璧的小说文体等,皆是以翻译或广义的翻译为途径的跨文化协商的产物。
3.跨文化视野:
将跨文化视野带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翻译学/史的角度进入,路径很有特色。
4.学术功底深厚:
作者兼北大、海德堡、新加坡多重教育背景,学术功底深厚,论述有理有据,新见迭出。
张丽华,1980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现代小说文体研究、晚清民国文学翻译研究。著有《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以文类形构为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研究论著曾获教育部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11)、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2019)、宋淇翻译研究论文评判提名奖(202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