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艺术

联合创作 · 2023-09-13 11:46

1895年12月28日,巴黎一家咖啡馆地下室,法国人卢米艾兄弟第一次公开售票,用活动电影机放映了两部电影,标志了电影这一属于20世纪的艺术和娱乐形成正登上人类文化舞台。《世界电影史话》如同一幕纸上的影片,无声无息却又有神有彩地再现一百年来曾经痴迷狂乐的世界电影史。电影是20世纪人类精神的形象铭刻,也是20世纪人类想象和渴望的鲜活凝结。电影是如何诞生的?世界最大的梦幻工期--好莱坞电影是伊甸园里一个

本书作者伊顿简介

约翰内斯・伊顿(

(Jogannesltten)1888年11月11日

生于瑞士特翁附近的施瓦尔岑埃格,1967年3月25日卒

于苏黎世。他的才学渊博,不但是画家、雕刻家,而且是一位很

负盛望的美术理论家和艺术教育家,毕生从事色彩学的研究,被

誉为当代色彩艺术领域中最伟大的教师之一。

伊顿早年求学于日内瓦,1913-1916年在德国斯图加特艺

术学院学习,受该院教授赫尔策尔的影响很深,从那里他获得了

极重要的色彩理论知识。在赫尔策尔的鼓励下,伊顿于1916年在

柏林施图尔姆陈列馆展出作品,他的作品反映出对表现主义的巨大兴趣,对二十世纪的艺术颇有影响。

伊顿从事教学工作,始于1916年,他在维也纳建立了一所艺术学校。1919年他带领了十四名学生又加入到魏玛的

鲍豪斯艺术学校,1923年之前伊顿一直担任该校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并编著教材...

本书作者伊顿简介

约翰内斯・伊顿(

(Jogannesltten)1888年11月11日

生于瑞士特翁附近的施瓦尔岑埃格,1967年3月25日卒

于苏黎世。他的才学渊博,不但是画家、雕刻家,而且是一位很

负盛望的美术理论家和艺术教育家,毕生从事色彩学的研究,被

誉为当代色彩艺术领域中最伟大的教师之一。

伊顿早年求学于日内瓦,1913-1916年在德国斯图加特艺

术学院学习,受该院教授赫尔策尔的影响很深,从那里他获得了

极重要的色彩理论知识。在赫尔策尔的鼓励下,伊顿于1916年在

柏林施图尔姆陈列馆展出作品,他的作品反映出对表现主义的巨大兴趣,对二十世纪的艺术颇有影响。

伊顿从事教学工作,始于1916年,他在维也纳建立了一所艺术学校。1919年他带领了十四名学生又加入到魏玛的

鲍豪斯艺术学校,1923年之前伊顿一直担任该校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并编著教材,为该校作出了很大贡献。该校因

不满希特勒,于1931年被纳粹解散。1926年伊顿在柏林创办了艺术学校,并不断完善在鲍豪斯艺术学校的教学方

法。1932年至1933年在克雷菲尔德创建纺织专科学校并任校长。1933年以后,在苏黎世先后担任艺术工艺学校

校长、工艺陈列馆主任和里特贝格博物馆馆长等职。

二次世界大战后,鲍豪斯的教学思想在瑞士极为盛行。伊顿在苏黎世担任工艺学校校长时,发展了鲍豪斯的思

想,形成了所谓的“瑞士学派”。这个学派除伊顿外,还有理查德・洛斯、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汉斯・诺伊

贝格、卡尔・格斯特纳等人。他们用系统的有效的工艺广告设计赢得了国际声誉。

1954年伊顿退休,以后他成为一位自由职业的画家。他的著作有《色彩论》和《设计与形状鲍豪斯的基础课

程》等。伊顿继承了歌德、龙格、贝措尔德、谢弗勒尔等人的色彩学理论,发展和扩大了这个色彩体系,在色彩对

比等方面并有所创新。《色彩艺术》这部杰出的著作,就是伊顿总结了他一生研究的色彩学理论的硕果,1961年在

瑞士的苏黎世问世。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德国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法国拉鲁斯大百科全书、世界艺术百科全书等资料有关条目编译)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