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戏剧·生活

联合创作 · 2023-09-14

人人都爱契诃夫,他为契诃夫建了一座剧院

俄罗斯戏剧大师回忆录

绝版文艺名著,俄罗斯文化爱好者必读

北京人艺奠基人之一、国宝级戏剧大师、翻译家焦菊隐经典译本

契诃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

文坛大佬、戏剧巨匠的交往八卦

《海鸥》《樱桃园》《万尼亚舅舅》诞生的幕后故事

一部妙趣横生的创业史、一封写给契诃夫的情书

📖编辑推荐

后代的人们,请不要往我们生活中的这一类事情里钻研得太深。像我们这样的人,在一生的光阴里,做的事情实在很少。人们只需知道一个中常的人在他一生当中都做了些什么有益的事情,并把他们所传留下来的这些有益的事情保持住就够了。不过,这些都是纤弱的、不太深刻的。然而,只要遗产本身是巨大的、有价值的,就不会被任何数量的、不合情理的,甚或是有价值的瑕疵所玷辱。相反地,借着这些,后代人想象中的这些人物反而更有人性,更接近我们。人们必须记住:当初,造出粗...

人人都爱契诃夫,他为契诃夫建了一座剧院

俄罗斯戏剧大师回忆录

绝版文艺名著,俄罗斯文化爱好者必读

北京人艺奠基人之一、国宝级戏剧大师、翻译家焦菊隐经典译本

契诃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

文坛大佬、戏剧巨匠的交往八卦

《海鸥》《樱桃园》《万尼亚舅舅》诞生的幕后故事

一部妙趣横生的创业史、一封写给契诃夫的情书

📖编辑推荐

后代的人们,请不要往我们生活中的这一类事情里钻研得太深。像我们这样的人,在一生的光阴里,做的事情实在很少。人们只需知道一个中常的人在他一生当中都做了些什么有益的事情,并把他们所传留下来的这些有益的事情保持住就够了。不过,这些都是纤弱的、不太深刻的。然而,只要遗产本身是巨大的、有价值的,就不会被任何数量的、不合情理的,甚或是有价值的瑕疵所玷辱。相反地,借着这些,后代人想象中的这些人物反而更有人性,更接近我们。人们必须记住:当初,造出粗盆瓦罐传给我们的不是神仙。我们要的是现实的乐观主义,而不是偶像崇拜。

——丹钦科

***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

一次18小时的谈话,扬起俄罗斯现代戏剧的风帆

☆ 契诃夫×高尔基×托尔斯泰

莫斯科艺术剧院,在文坛巨人们的肩膀上诞生

☆ 文坛八卦×剧院情史×生活潜流

一群文艺中年的创业史,一部百炼成钢的导演艺术秘籍

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俄国现代戏剧的万神殿,潜入生活、社会和戏剧的洪流,去感受文学与戏剧大师们的思想激荡,去见证一座人民的艺术剧院是如何诞生的。

20世纪40年代,戏剧家、翻译家焦菊隐先生在幽暗与愤懑中感受到本书作者丹钦科的召唤,倾注心血将它翻译成了中文。十年后,另一座人民的艺术剧院在北京诞生,而建院“四巨头”之一就是焦先生。从此,这本回忆录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照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有着相似经历与诉求的文艺、戏剧、生活。今天,当我们再度翻开它,依然能够触摸到那束光的温度。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苏联戏剧家丹钦科的回忆录,记述了他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共同创建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心路,几十年中与契诃夫、高尔基、托尔斯泰等文坛巨匠在舞台上合作的往事,以及俄国新剧场改变世界戏剧格局的历程。这是一部妙趣横生、用情至深的艺术奋斗史,也是一本作者由毕生舞台经验锤炼总结的导演艺术秘籍。

本书初版于1936年,同年便有英译本问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书中所记载的俄国文化生活给世界戏剧带来的冲击。中译本初版于1946年,由焦菊隐先生根据英译本翻译,戈宝权、王以铸、吴启源等先生根据原俄文本校对,此后多次再版,对中国戏剧的导表演艺术和剧院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名人推荐

太阳召唤着我,艺术召唤着我,丹钦科召唤着我。我唯一的安慰,只有从早晨到黄昏,手不停挥地翻译这一本《回忆录》。每次读到《海鸥》经丹钦科的演出而成功的叙述,欣悦和感动就必然交织着使我心酸一次。我把这本《回忆录》的译名改成了《文艺•戏剧•生活》。

——焦菊隐

在19世纪末的俄罗斯,能够认识到契诃夫戏剧美质的戏剧家,只有正在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一起筹建莫斯科艺术剧院的丹钦科。契诃夫被丹钦科的诚恳所打动。这样就有了在世界戏剧演出史上留下光辉一页的莫斯科艺术剧院《海鸥》首演……一个演出造就了一家剧院,也拯救了一个剧作家,这在世界演出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童道明

莫斯科艺术剧院是由两个人创建的,一个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另一个是丹钦科。也许是命运捉弄人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名字常被人们提到,而丹钦科的名字却很少为人所提及,这是不公平的。他们俩都付出了同样多的劳动。他们一生都紧密合作,相互之间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迈克尔•契诃夫

没有丹钦科就不会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氏将会永远做着工厂经理,将会永远在每出戏里都演主角,从悲剧一直演到闹剧,将会永远停留在单纯的形象与声音的路程上,而我们也永远不会接受到他那划时代的伟大理论。

——《莫斯科艺术剧院》

弗•伊•涅米罗维奇-丹钦科(1858—1943),生于格鲁吉亚奥祖尔盖蒂,苏联戏剧导演、剧作家、戏剧教育家、评论家。早年从事剧本和小说创作,1898年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共同创建莫斯科艺术剧院,此后联合执导了契诃夫的《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和高尔基的《底层》等名剧。1928年以后成为剧院的主要负责人,先后将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搬上舞台,并重排了《三姊妹》。1936年获“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

译者简介:

焦菊隐(1905—1975),生于天津,原名焦承志,戏剧导演、戏剧理论家、翻译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建人之一。192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38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52年被任命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一副院长兼总导演,开创了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导演代表作有《龙须沟》《虎符》《茶馆》《关汉卿》《蔡文姬》等,译著...

弗•伊•涅米罗维奇-丹钦科(1858—1943),生于格鲁吉亚奥祖尔盖蒂,苏联戏剧导演、剧作家、戏剧教育家、评论家。早年从事剧本和小说创作,1898年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共同创建莫斯科艺术剧院,此后联合执导了契诃夫的《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和高尔基的《底层》等名剧。1928年以后成为剧院的主要负责人,先后将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搬上舞台,并重排了《三姊妹》。1936年获“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

译者简介:

焦菊隐(1905—1975),生于天津,原名焦承志,戏剧导演、戏剧理论家、翻译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建人之一。192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38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52年被任命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一副院长兼总导演,开创了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导演代表作有《龙须沟》《虎符》《茶馆》《关汉卿》《蔡文姬》等,译著有《文艺•戏剧•生活》《契诃夫戏剧集》等。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