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评述

联合创作 · 2023-10-11 07:07

李特尔(1918—2012),英国福利经济学家。本书是福利经济学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一部论著。书中,李特尔对卡尔多、希克斯的新福利经济学提出了批评意见,涉及了福利经济学的伦理和经验基础。本书的主题是建立一套新的社会福利标准,作为“福利国家”的指导原则,其福利标准突出了伦理判断,所以李特尔的福利经济理论标志着西方“实证经济学”或“纯粹经济学”向“规范经济学”的过渡。

作者李特尔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他与卡尔多、希克斯、西托夫斯等新福利经济学派代表人物共同完善了福利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三重标准。

译者陈彪如(1910-2003),曾用名陈友炳,福州人。1910年12月生。幼时接受私塾教育,后进中学学习数理化。1929年考人清华大学政治系,四年后毕业进研究院继续深造,1934年辍学参加工作,并于业余坚持自学。抗战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4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专攻经济学,从此走上研究经济学的道路。经过两个春秋的勤学苦读,于1946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底回国,受聘为暨南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解放后历任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苏州东吴大学经济系教授及上海震旦大学经济系数授。1952年起,一直在华东师范大学执教,任该校经济系教授,系主任,世界经济研究室主任,兼中国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和上海分会会长,中国国际金融...

作者李特尔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他与卡尔多、希克斯、西托夫斯等新福利经济学派代表人物共同完善了福利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三重标准。

译者陈彪如(1910-2003),曾用名陈友炳,福州人。1910年12月生。幼时接受私塾教育,后进中学学习数理化。1929年考人清华大学政治系,四年后毕业进研究院继续深造,1934年辍学参加工作,并于业余坚持自学。抗战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4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专攻经济学,从此走上研究经济学的道路。经过两个春秋的勤学苦读,于1946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底回国,受聘为暨南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解放后历任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苏州东吴大学经济系教授及上海震旦大学经济系数授。1952年起,一直在华东师范大学执教,任该校经济系教授,系主任,世界经济研究室主任,兼中国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和上海分会会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上海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顾问等职,还任华东师大远东国际金融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2003年7月4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3岁。

浏览 1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