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色
小說頻頻獲獎的葛亮,在這本書裡,以影評與有關電影的散文,和讀者見面。電影是葛亮在小說之外的另一至愛。本書所談影片範圍廣泛:有香港片、內地片、台灣片、日韓片,也有歐美的老電影和近年上映的片子。
從影片內容談到男女主角,從文化背景談到導演手法,作者都用一種清新的、很有生氣的筆觸來敘述或評論。他敏感有致的觀察和山色的文字功力,在書內表現得淋漓盡致。尤為精彩的是他對光影中的童年、少年與青年生活的追憶與思索,讀後令人感懷。
在我念中學的時候,讓我開蒙的還不是文學,而是一份叫《中國學生周報》上的影評。我心儀的那些影評人當時大概都不到三十歲。
從影評到歐洲(其實還有日本、印度和美國)「藝術片」,是我成長期朝聖之路。
每一代人都需要當代人寫的好影評,但寫影評的藝術已很少人能掌握。葛亮年輕,對電影執著,文字的文學感強,這本集子對香港影評界和他本人,或許都是一個飛揚。
...
小說頻頻獲獎的葛亮,在這本書裡,以影評與有關電影的散文,和讀者見面。電影是葛亮在小說之外的另一至愛。本書所談影片範圍廣泛:有香港片、內地片、台灣片、日韓片,也有歐美的老電影和近年上映的片子。
從影片內容談到男女主角,從文化背景談到導演手法,作者都用一種清新的、很有生氣的筆觸來敘述或評論。他敏感有致的觀察和山色的文字功力,在書內表現得淋漓盡致。尤為精彩的是他對光影中的童年、少年與青年生活的追憶與思索,讀後令人感懷。
在我念中學的時候,讓我開蒙的還不是文學,而是一份叫《中國學生周報》上的影評。我心儀的那些影評人當時大概都不到三十歲。
從影評到歐洲(其實還有日本、印度和美國)「藝術片」,是我成長期朝聖之路。
每一代人都需要當代人寫的好影評,但寫影評的藝術已很少人能掌握。葛亮年輕,對電影執著,文字的文學感強,這本集子對香港影評界和他本人,或許都是一個飛揚。
——陳冠中
葛亮
香港大學中文系博士生。曾獲二零零五年臺灣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短篇首獎、第三十一屆香港青年文學獎等獎項。書寫關於城市與記憶的文字 ﹐作品見於《收穫》、《香港文學》?《聯合文學》等兩岸三地文學刊物,並為報章撰寫文化評論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