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曼手札

联合创作 · 2023-10-07 08:08

315封费曼的亲笔书信,从他21岁到去世的前一年。

贯穿了费曼在普林斯顿,罗沙拉摩斯,康乃尔,(获诺贝

尔奖),加州理工院的教学生涯。

费曼的智慧,谦逊,风趣,真诚和柔情都在这些信里淋漓

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书中有60幅费曼的珍贵照片,许多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你们眼中的天才,是我真挚的父亲。”本书的编者是费曼的女儿:Michelle Feynman.

本书的编者--费曼的女儿是这样介绍的:

理查‧菲力普斯‧費曼1918年生於紐約市,在皇后區的法洛克衛(Far Rockaway)長大。

他大學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後來得到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學位。

1942年,他和高中時期青梅竹馬的戀人阿琳(Arline Greenbaum)結婚。儘管當時他的愛侶身染嚴重的結核病,他還是情深不捨。

也在同一年,理查獲徵召參加研發原子彈的「曼哈坦計畫」(Manhattan Project)。他受命在羅沙拉摩斯(Los Alamos)領導一個研究小組。

後來,阿琳逝於1945年。我爹則在戰後,擔任康乃爾大學的理論物理教授。

1950年,他轉到加州理工學院任教,後來就一直待在這裡。

1950年代早期,他曾經再婚,但這段婚姻並沒有維持多久。

1960年,他和我母親溫妮絲(Gw...

本书的编者--费曼的女儿是这样介绍的:

理查‧菲力普斯‧費曼1918年生於紐約市,在皇后區的法洛克衛(Far Rockaway)長大。

他大學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後來得到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學位。

1942年,他和高中時期青梅竹馬的戀人阿琳(Arline Greenbaum)結婚。儘管當時他的愛侶身染嚴重的結核病,他還是情深不捨。

也在同一年,理查獲徵召參加研發原子彈的「曼哈坦計畫」(Manhattan Project)。他受命在羅沙拉摩斯(Los Alamos)領導一個研究小組。

後來,阿琳逝於1945年。我爹則在戰後,擔任康乃爾大學的理論物理教授。

1950年,他轉到加州理工學院任教,後來就一直待在這裡。

1950年代早期,他曾經再婚,但這段婚姻並沒有維持多久。

1960年,他和我母親溫妮絲(Gweneth Howarth)結婚。

1962年生下我哥哥卡爾(Carl),

我是在1968年給收養的。

1965年,他由於獨力研究量子電動力學(quantum electrodynamics),和施溫格(Julian Schwinger, 1918-1994)與朝永振一郎(Sin-Itiro Tomonaga, 1906-1979)共同得到諾貝爾物理獎。

這是他足以稱道的成就,但他一生對這項成就一直懷抱一種很複雜的矛盾心態。

1986年他再度接受政府徵召為國家效力。這次是參加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負責找出太空梭「挑戰者號」失事爆炸的原因。

後來他和腹部惡性腫瘤纏鬥多年,於1988年去世。加州理工學院為他辦的追悼會,來了數千人。對我們這些熱愛他的人來說,這根本是意料中事。主辦單位事先也想到,參加的人數可能超出控制,因此特別把追掉會分開兩次舉行,希望不要過度擁擠,也讓懷念我爹的人有機會對他表達追思。即使經過事先審慎的規劃,兩場追掉會都是坐無虛席,擠得水泄不通。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