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國學研究院與近代中國學術的發展

联合创作 · 2023-10-06 00:57

本書探討的主題是1925年到1929年在中國所成立的清華國學研究院與近代中國學術的發展。文章首先考察清華國學研究院產生的學術背景,說明它之所以興 起,實與1920、30年代由胡適「整理國故」運動所引發的國學研究思潮有著密切的關係。文中除就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學術理念與「整理國故」運動的學術主張 之間的關連作一探討外,同時與同時期中國另外兩所重要的國學研究機構: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及東南大學國學院的學術主張和成績作一比較,以彰顯清華國學研 究院的學術特色。

第二章處理了清華國學研究院籌備時期及首任主任吳宓,就其持有的「學衡派」文化與學術理念如何與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國學研究規劃和 理念,產生學術精神上的同構及衝突,進而引發吳宓辭去國學院主任職務。其中探討了吳宓的去職,雖然有現實人事紛擾的因素,但同時其背後深層的學術意義,係 與中國1920、30年代主流的「新漢...

本書探討的主題是1925年到1929年在中國所成立的清華國學研究院與近代中國學術的發展。文章首先考察清華國學研究院產生的學術背景,說明它之所以興 起,實與1920、30年代由胡適「整理國故」運動所引發的國學研究思潮有著密切的關係。文中除就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學術理念與「整理國故」運動的學術主張 之間的關連作一探討外,同時與同時期中國另外兩所重要的國學研究機構: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及東南大學國學院的學術主張和成績作一比較,以彰顯清華國學研 究院的學術特色。

第二章處理了清華國學研究院籌備時期及首任主任吳宓,就其持有的「學衡派」文化與學術理念如何與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國學研究規劃和 理念,產生學術精神上的同構及衝突,進而引發吳宓辭去國學院主任職務。其中探討了吳宓的去職,雖然有現實人事紛擾的因素,但同時其背後深層的學術意義,係 與中國1920、30年代主流的「新漢學」研究的學術風氣息息相關。

第三章則主要是將清華國學研究院特有的導師制度,就其中影響清華國學院最為深 遠的五位導師(講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及李濟,分析這群學人如何「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涵養轉深沉」的在中西學並舉之下,形塑成清華國學 院特有的學術風格,而這一風格的形成,實際上也是這群學人在回應當時中國最具勢力的兩股重要學術思潮:胡適的「整理國故」運動及顧頡剛的「疑古學派」。

第四章及第五章則探討了1929年之後,當清華國學研究院有形的教育體制結束後,它如何持續其在近代中國學術史上的影響力。文中分兩個層面來考察:一是國學 院結束後,三個主要的導師(講師):陳寅恪、趙元任及李濟,如何繼續進入傅斯年新成立的中央研究院的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参與史語所的學術傳統之建構,同時 亦探討了傅斯年的「新學術之路」的學術理念,如何與國學院諸位導師學人(包含王國維與梁啟超)同其精神或受其影響;二是國學院所培養的學生,其後很多都在 近代中國文史學界占有重要的地位,此處著重探了其中的佼佼者,如徐中舒、謝國楨、王力、姜亮夫、衛聚賢、吳金鼎、劉盼遂、吳其昌、方壯猷、高亨、杜鋼百、 劉節、朱芳圃、戴家祥、王靜如等清華國學院所培養的學人,如何延續其導師的學術精神與研究方法,使得清華國學研究院所形塑的學術精神,仍然得以在1929 年國學院結束之後,持續其在中國學術界的影響力。

總之,清華國學研究院從成立之初,因聚集了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和李濟等五位重要的學 者,故頗受中國文史學界的矚目,而所培養的七十多位學人,其在近代中國學術史上的成就與影響力,更是超過同時期中國其他的國學研究機構,是以也建構出作為 神話的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傳奇。

李顯裕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 博士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