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毛澤東的談打與決戰(增修版)

联合创作 · 2023-10-02 09:06

毛澤東讓蔣介石丟了中國?

再現第二次國共內戰的風起雲湧,

揭露蔣、毛二人由和轉戰的關鍵成因!

對中國、亞洲以及世界極具影響力的蔣介石與毛澤東——

自192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代中期以來,二人交鋒長達半世紀,研究蔣毛關係,成為一門重要的學問!

蔣、毛二人的爭雄,可分為前後兩大時期:前期在大陸,為時二十二年(1927-1949),包括十年勦共戰爭、八年抗戰,以及四年戰後內戰,當中的八年抗戰,雖云合作,實則貌合神離,並未停止對抗。後期則分隔臺海兩岸,持續對抗的二十六年(1949-1975),撤退到臺灣的蔣介石仍意圖反攻大陸,而領著新中國的毛澤東則是一心想要解放臺灣,但最後都未能完成心願。

戰後蔣、毛一度握手言歡,何以瞬間消逝?

中國抗戰八年,國力消耗至大,人民流離失所,無不渴望和平,對內戰甚為厭惡。蔣介石乃順應民情,邀毛澤東至重慶會談,二人雖是握手言歡,...

毛澤東讓蔣介石丟了中國?

再現第二次國共內戰的風起雲湧,

揭露蔣、毛二人由和轉戰的關鍵成因!

對中國、亞洲以及世界極具影響力的蔣介石與毛澤東——

自192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代中期以來,二人交鋒長達半世紀,研究蔣毛關係,成為一門重要的學問!

蔣、毛二人的爭雄,可分為前後兩大時期:前期在大陸,為時二十二年(1927-1949),包括十年勦共戰爭、八年抗戰,以及四年戰後內戰,當中的八年抗戰,雖云合作,實則貌合神離,並未停止對抗。後期則分隔臺海兩岸,持續對抗的二十六年(1949-1975),撤退到臺灣的蔣介石仍意圖反攻大陸,而領著新中國的毛澤東則是一心想要解放臺灣,但最後都未能完成心願。

戰後蔣、毛一度握手言歡,何以瞬間消逝?

中國抗戰八年,國力消耗至大,人民流離失所,無不渴望和平,對內戰甚為厭惡。蔣介石乃順應民情,邀毛澤東至重慶會談,二人雖是握手言歡,但其實各不相讓,蔣求的是軍政統一,而毛志在平分天下。談到最後,國共內戰還是開打了。

美、蘇兩大強權介入對國共內戰產生何種影響?

美、蘇兩強本希望國共和解,但因為中國接收東北的問題,讓兩國發生利益衝突,美藉著門戶開放,助蔣「先圖關外」,染指東北;蘇則為獨霸東北,助共阻止政府接收,加劇國共衝突,和解無望。

蔣為何失去大陸?如何看待蔣、毛之間的爭雄?

環視整體局勢,對毛實為有利。毛為奪取政權,堅持武裝革命,蔣在被動形勢下,以戰逼和,毛則戰而不和。內戰打到第三年時,蔣已支持不住,經過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國軍更是精銳盡失,無力再戰,加以經濟崩潰、通貨膨脹,人民痛苦已達極限,反蔣、倒蔣聲浪風起雲湧,蔣氏下野已成必然。綜觀二人之戰,就天時、地利、人和三大要素而言,蔣氏皆不具備,其敗並非偶然。

非以成敗論英雄,蔣毛各有功過!

歷經內戰、抗戰,以及分隔兩岸的對抗,蔣、毛二人留下的歷史紀錄,有功也有過。兩人最大之功,是先後打倒軍閥和帝國侵略主義,同為中國將在二十一世紀成為超級大國做了鋪路工作,不同的是,蔣為開路先鋒,毛則步其後塵。但就整體而言,以及事實的對比,顯然蔣的功大於過,毛則過大於功,至於定論,尚有待也。

近年由於局勢變遷及資料開放,較易出現客觀的研究,民國史專家蔣永敬利用蔣介石與相關重要人士之日記,以及國、共兩方已刊布之歷史資料為基礎,輔以大量民國歷史檔案文獻等,還原國共內戰背後的國際關係、社會脈動以及蔣、毛二人與國、共兩黨重要人士的權謀策略,引領讀者進入1945年至1949年的時光隧道。

本書特色

★全新增修版!因應抗戰勝利七十週年,新增〈蔣毛功過比較研究〉與〈蔣介石應變國難三大方針〉兩篇。

★民國史專家蔣永敬重新解釋蔣介石、毛澤東的歷史功過是非。

★討論對日抗戰後,國共內戰期間瞬息萬變的中外情勢。

★大量運用原始資料,客觀的論述,精密的分析,是研究民國史必讀之作。

蔣永敬

民國史專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碩士。原籍安徽,1949 年定居臺灣。自1957 年開始,任職國民黨黨史會21 年,1978 年轉任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1992 年屆齡退休後,仍繼續民國史的研究。並有多篇論文發表。

重要著作有:

《鮑羅廷與武漢政權》

《胡志明在中國》

《民國胡展堂先生漢民年譜》

《中國思想家—孫中山》

《抗戰史論》

《百年老店國民黨滄桑史》

《國民黨興衰史》

《孫中山與辛亥革命》

《孫中山與胡志明》

《蔣介石與國共和戰(1945-1949)》(與劉維開合著)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