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之问
《存在之问:颠转海德格尔》旨在研究马丁·海德格尔的这一观点:从柏拉图到尼采的欧陆哲学即形而上学史,或海氏所谓的柏拉图主义史。 在书中,美国著名哲学家罗森展开了与海德格尔以及受其影响的当代哲学家的对话,一方面捍卫了经典形而上学,另一方面也对其进行了全新的解读。
作者反驳了海德格尔的主张,即形而上学或“柏拉图主义”源自亚里士多德对作为存在的存在的研究,提出形而上学其实是对日常经验之本质的常识性反思,以及对更美好的生活之标准的一般思考。
应该说,罗森既能够回到哲学的起源,探讨古希腊,也能够批判现代和后现代哲学,对当代西哲的两大分支——欧陆哲学和分析哲学——都有独到的见解。他的基本主张是,精彩的哲学都应该以对日常生活或人类生存状态的解释为基础。
通过对海德格尔的批判,罗森之谈迈向了哲学的新阶段,即标准术语和思辨哲学与“深入丰富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斯坦利·罗森(1929-2014),美国波士顿大学荣休教授,著名哲学家。师从施特劳斯和科耶夫,其关注点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哲学史上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等里程碑式的人物。主要代表作有:《柏拉图的<会饮篇>》、《虚无主义:哲学反思》、《柏拉图<理想国>新解》、《启蒙的面具: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存在之问:颠转海德格尔》、《诗与哲学之争》等。
译者简介:
李昀,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和当代西方哲学研究,尤其关注当代法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哲学等,著有《“否定性辩证法视域”中的“女性”主体性重构》,译有《普罗米修斯的束缚:马克思科学思考的神话结构》、《分析的和辩证的马克思主义》等,发表论文和其他译文二十余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