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其骧日记
谭其骧,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本书收录其在土改、文革期间及寓居京华时期日记,行文似流水帐,却最真实地反映出那些特定时代的原声原色。
谭其骧(1911.2.25~1992.8.28)
谭其骧,字季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兴人,1911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25年后先后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暨南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参加过五卅运动。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系。1932年2月任北平图书馆馆员、北京辅仁大学兼职讲师,同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生院。1933年兼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讲师。
1934年谭其骧与顾颉刚等发起组织“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开展中国历史地理和边疆地理研究。开设中国边疆沿革史、中国历史地理要籍研究等课程,培养了一批中国历史地理和边疆地理研究者。还开展中国政治地理、水文历史地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丰硕成果。
1935年秋任广州学海书院导师。1936年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讲师。抗战期间任贵州浙江大学史地系副教授,教授。1947年兼...
谭其骧(1911.2.25~1992.8.28)
谭其骧,字季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兴人,1911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25年后先后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暨南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参加过五卅运动。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系。1932年2月任北平图书馆馆员、北京辅仁大学兼职讲师,同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生院。1933年兼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讲师。
1934年谭其骧与顾颉刚等发起组织“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开展中国历史地理和边疆地理研究。开设中国边疆沿革史、中国历史地理要籍研究等课程,培养了一批中国历史地理和边疆地理研究者。还开展中国政治地理、水文历史地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丰硕成果。
1935年秋任广州学海书院导师。1936年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讲师。抗战期间任贵州浙江大学史地系副教授,教授。1947年兼任上海暨南大学教授。
1950年谭其骧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后出任过历史系主任。同年加入九三学社,历任九三学社复旦大学分社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
1955年谭其骧开始主持《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和研究工作。1956年被评为二级教授。
1959年创办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任主任。
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
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
1982年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他还担任过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1981年后,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学评议组成员。历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中国历史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国地方志协会顾问,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编审委员会顾问,《历史大辞典》编撰委员会主任兼历史地理分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地图集》总编委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编委会副主任兼总编辑,《历史地理》主编,上海史学会理事、副会长,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等。
1988年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共8册)全部出版,这是目前最权威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集中反映了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是建国以来我国最重大的社会科学成果之一,1983年曾获得上海市政府通令嘉奖。
他主编的《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一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自然地理专著,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空白。
谭其骧还是全国人大第三、四、五届代表,上海市八届政协委员、常委。
1992年谭其骧因病逝世,享年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