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之人
果戈里是一個印裔移民的兒子,他父親取的這個名字既不是印度名,也非美國名,甚至不算是正式的名字。原來他父親來美國之前,在一次火車翻車中差點喪命,搶救人員把他父親從車廂拖出來時,發現他手上有一本俄國作家果戈里短篇小說集。他父親為了紀念這個詩人,就給他取名為果戈里。果戈里發現這個名字似乎一直跟他過不去。他是一個在美國長大的男孩,耶魯畢業,又是哥大研究生,有一大堆漂亮女友,是一位成功的建築師。但如同許多第二代移民那樣,果戈里在這個世界總是找不到位置,搞不清自己到底屬於印度人還是美國人。他與曼哈頓一個年輕有修養女人拍拖,卻找不到內心的平衡,還是分手了。最後母親安排介紹了她孟加拉朋友的女兒,他才覺得找到了真正的配偶。女友跟他一樣,也對所處印裔社區格格不入。但是她找到一種逃避現實的辦法,就是把反叛轉向學業。她主修法語,沈浸在第三種語言和文化之中,這樣就不必感到內疚...
果戈里是一個印裔移民的兒子,他父親取的這個名字既不是印度名,也非美國名,甚至不算是正式的名字。原來他父親來美國之前,在一次火車翻車中差點喪命,搶救人員把他父親從車廂拖出來時,發現他手上有一本俄國作家果戈里短篇小說集。他父親為了紀念這個詩人,就給他取名為果戈里。果戈里發現這個名字似乎一直跟他過不去。他是一個在美國長大的男孩,耶魯畢業,又是哥大研究生,有一大堆漂亮女友,是一位成功的建築師。但如同許多第二代移民那樣,果戈里在這個世界總是找不到位置,搞不清自己到底屬於印度人還是美國人。他與曼哈頓一個年輕有修養女人拍拖,卻找不到內心的平衡,還是分手了。最後母親安排介紹了她孟加拉朋友的女兒,他才覺得找到了真正的配偶。女友跟他一樣,也對所處印裔社區格格不入。但是她找到一種逃避現實的辦法,就是把反叛轉向學業。她主修法語,沈浸在第三種語言和文化之中,這樣就不必感到內疚不安,也不會有任何期望……
拉希莉以細膩的筆觸描述了第二代移民內心反叛和渴望認同的心理,小說中並沒有太多嘩眾取寵的情節描寫,而僅僅是樸實和充滿自信的敘述,文字優美,飽含感情,一如她特有的寫作風格。
拉希莉在接受BookPage雜誌訪問時表示,名字只是我們從父母那裡繼承到的一小部分,上一代所傳承的信念、生活觀與價值觀才具有特殊影響,這也正是《同名之人》最想闡釋的主旨。
鍾芭.拉希莉(Jhumpa Lahiri)
生於倫敦,成長於美國羅德島的印裔作家。英國文學學士、波士頓大學英國文學碩士、比較文學及藝術碩士、創意寫作碩士、文藝復興博士,她於波士頓大學教授創作,並於羅德島的學校教授設計。1997年獲路意斯維(The Louisville Review)小說獎,1997-1998擔任藝術中心教授。2000年以短篇小說《醫生的翻譯員》(Interpreter of Maladies)(天培文化)獲普立茲文學獎、最佳美國短篇小說獎、歐亨利文學獎、海明威小說獎、紐約客小說新人獎等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