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型知識分子論

联合创作 · 2023-10-04 02:24

本書跳脫以儒觀道的立場,發掘道家型知識分子的批判性,並揭露儒家型知識分子的困境

更以莊子哲學為資源,為道家型知識分子的建立,開出一條清晰的思想理路

「道家型的知識分子如何可能?」這是道家展現當代活力需要面對的哲學難題。前人多以儒觀道,不但無法驗證道家型知識分子的成分,反而因過於著重道家精神修養之意境,輕忽其逍遙美學之批判力道,而將其冠上反智論、反文化的隱者陋名。然而道家中,尤其是《莊子》的生存美學與平淡情懷所可能發揮的權力批判性,卻是有待價值重估的美學與政治課題。

《莊子》遊觀政治、倫理與文化,經常帶有某種意味的「距離感」,但這種保有間距的超然靜觀,卻具有深刻的反思與洞察,直指政治暴力、文化意識型態的內核病癥。而《莊子》的體道之美,除了能逍遙於人間世,更能對同一性形上學合謀大一統國家暴力──如語言符號意識型態的僵化、政治暴力的宰制、地方文化系統的排他...

本書跳脫以儒觀道的立場,發掘道家型知識分子的批判性,並揭露儒家型知識分子的困境

更以莊子哲學為資源,為道家型知識分子的建立,開出一條清晰的思想理路

「道家型的知識分子如何可能?」這是道家展現當代活力需要面對的哲學難題。前人多以儒觀道,不但無法驗證道家型知識分子的成分,反而因過於著重道家精神修養之意境,輕忽其逍遙美學之批判力道,而將其冠上反智論、反文化的隱者陋名。然而道家中,尤其是《莊子》的生存美學與平淡情懷所可能發揮的權力批判性,卻是有待價值重估的美學與政治課題。

《莊子》遊觀政治、倫理與文化,經常帶有某種意味的「距離感」,但這種保有間距的超然靜觀,卻具有深刻的反思與洞察,直指政治暴力、文化意識型態的內核病癥。而《莊子》的體道之美,除了能逍遙於人間世,更能對同一性形上學合謀大一統國家暴力──如語言符號意識型態的僵化、政治暴力的宰制、地方文化系統的排他化、人類中心主義的獨斷等──加以批判,對道體、文化、語言等任何本質主義進行解構與重塑,既開發了氣論與存有、倫理、批判之共構內涵,也造就其差異流變、混雜交換的文學、文化觀,從而不斷對公共世界與文化現象,發出透澈的省思和睿智的批判。

本書主張,知識分子並非道家哲學的附屬現象或可有可無的駢拇枝指,而是莊周人格內發湧現的圓熟姿態。希望經由本書從另一個視角的換位思考,既發掘了道家型知識分子的批判性,亦揭露儒家型知識分子的困境,重啟儒、道兩家在文化哲學上的對話。

賴錫三

1969年生於臺灣宜蘭。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暨所長。研究領域為:莊子學、內丹學、神話學、氣論與身體觀。著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丹道與易道──內丹的性命修煉與先天易學》、《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等書,另發表期刊論文近五十篇,並曾獲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目前著力於當代新道家的重建與《莊子》創意思維的開發。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