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界限 : 在无政府与利维坦
布坎南的這本《自由的界限》發表於1975年,是他少有的幾部獨立發表的專著。該書篇幅雖不大,卻系統總結了公共選擇理論的基本理念﹑思路和核心觀點,讀者不僅可以從中看到當代這一著名的經濟理論的概貌,而且還可領略其中深刻的政治﹑經濟和法律哲學意蘊。
布坎南以精辟的分析和闡述提出了自由的界限問題,即絕對個人權利的基礎上的自願交換並不能解決公共物品的提供問題,而政府權力的無窮擴大更離公共選擇相去甚遠。他儘管沒有像政治學家那樣提出詳盡的改革方案,但在原則上闡述了其基本思路,即真正的憲章改革,拋棄立足于小敲小打的實用主義的傳統思維,從根本憲法制度上進行改革,實現真正公正的公共選擇。這一理論儘管是在數十年前提出的,其時代背景肯定發生了變化,但其基本思路對於今人的啟發作用毋庸置疑。人們仍然在市場與政府萬能的兩極之間波動,卻並未能真正找到並踐行可起釜底抽薪之效的社會改革道...
布坎南的這本《自由的界限》發表於1975年,是他少有的幾部獨立發表的專著。該書篇幅雖不大,卻系統總結了公共選擇理論的基本理念﹑思路和核心觀點,讀者不僅可以從中看到當代這一著名的經濟理論的概貌,而且還可領略其中深刻的政治﹑經濟和法律哲學意蘊。
布坎南以精辟的分析和闡述提出了自由的界限問題,即絕對個人權利的基礎上的自願交換並不能解決公共物品的提供問題,而政府權力的無窮擴大更離公共選擇相去甚遠。他儘管沒有像政治學家那樣提出詳盡的改革方案,但在原則上闡述了其基本思路,即真正的憲章改革,拋棄立足于小敲小打的實用主義的傳統思維,從根本憲法制度上進行改革,實現真正公正的公共選擇。這一理論儘管是在數十年前提出的,其時代背景肯定發生了變化,但其基本思路對於今人的啟發作用毋庸置疑。人們仍然在市場與政府萬能的兩極之間波動,卻並未能真正找到並踐行可起釜底抽薪之效的社會改革道路,實現真正的社會民主。
詹姆斯·M.布坎南,出生于1919年,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在1986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为乔治·梅森大学布坎南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总顾问。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财政学、公共选择和政治经济学。主要著作有《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与戈登·图洛克合著)、《民主过程中的财政》、《自由的限度》、《自由、市场与国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