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測量
那些爭相登上熱氣球的人,為了用上帝的高度鳥瞰自己。
那些愛得刻骨銘心的人,不再嚮往高飛,只願在地面日夜廝守。
失去愛妻的他為了理解自己胸中那股椎心刺痛,於是提筆書寫他們的事。
他不明白人們為什麼總問「你好一點了嗎」,難道悲傷能夠「痊癒」或「恢復」?
他也無法說明「死亡」並非消失,而是另一種存在,持續帶來新痛楚。
他說哀悼帶人前往遠方,傷慟卻讓人持續下墜,先是在生活裡下墜,接著在夢裡、在記憶裡……
朱利安‧拔恩斯Julian Barnes
(1946.01.19-)
‧法國藝術與文學勳章
‧曼布克獎
‧大衛・柯恩終身文學成就獎
‧毛姆文學獎
出生於蘭徹斯特,自幼受家族薰陶,奠定深厚文學基礎。畢業自牛津大學現代語文學系後,曾參與《牛津大辭典》編纂工作,擔任《新政治家》、《新評論》編輯,撰寫評論。
一九八〇年首度發表小說《Metroland》即獲毛姆文學獎肯定,此後作品持續受文壇矚目,一九八四年以《福婁拜的鸚鵡》進入布克獎決選、獲費伯紀念文學獎,從此晉身當代重量名家之列。拔恩斯後以《England, England》、《Arthur & George》共三度進入布克獎決選名單,終於在二○一一年以《回憶的餘燼》榮獲曼布克獎,其對人心的精湛描寫為拔恩斯贏得「無與倫比的心靈魔術師」美譽。他的作品多次改編為舞台劇、電影。
拔恩斯與妻子派特.卡凡納相識於一九...
朱利安‧拔恩斯Julian Barnes
(1946.01.19-)
‧法國藝術與文學勳章
‧曼布克獎
‧大衛・柯恩終身文學成就獎
‧毛姆文學獎
出生於蘭徹斯特,自幼受家族薰陶,奠定深厚文學基礎。畢業自牛津大學現代語文學系後,曾參與《牛津大辭典》編纂工作,擔任《新政治家》、《新評論》編輯,撰寫評論。
一九八〇年首度發表小說《Metroland》即獲毛姆文學獎肯定,此後作品持續受文壇矚目,一九八四年以《福婁拜的鸚鵡》進入布克獎決選、獲費伯紀念文學獎,從此晉身當代重量名家之列。拔恩斯後以《England, England》、《Arthur & George》共三度進入布克獎決選名單,終於在二○一一年以《回憶的餘燼》榮獲曼布克獎,其對人心的精湛描寫為拔恩斯贏得「無與倫比的心靈魔術師」美譽。他的作品多次改編為舞台劇、電影。
拔恩斯與妻子派特.卡凡納相識於一九七八年,翌年結婚。派特原從事廣告業,後從事文學經紀長達四十年,她不僅親自擔任拔恩斯的文學經紀,也與約翰・厄文、馬丁・艾米斯等當代重要作家共事。派特於二○○八年因腦瘤去世,從確診到過世僅短短三十七天,帶給拔恩斯巨大衝擊。本書即是拔恩斯歷經喪妻之慟、潛伏數年之後寫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