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的艺术
未读·思想家 | 2000年回忆录,千万种私密人生
走近回忆录,走近介于揭露内心和粉饰内心之间的艺术
◆ 回忆录和自传,是一种介于揭露内心和粉饰内心之间的艺术,有着独特的魅力。本书可谓是回忆录和自传这种文体本身的“传记”,不论是古罗马时期的战记,还是当代的名人回忆录,从古至今,纵观回忆录这种文体的前世今生,揭开自传体作品的文学密码。
◆ 对西方具有代表性的自传体作品进行深入剖析,不论是卢梭、富兰克林、格特鲁德·斯坦等人的作品,还是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班扬的《天路历程》,乃至《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大卫·科波菲尔》《简·爱》……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自传元素,从中可以探索回忆录和自传的文化渊源。
◆ 作为一种“个人史”,回忆录和自传如同人类历史的微观细胞,也具有一定欺骗性。记忆是否可靠?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又如何向他人讲述自己?回忆录和...
未读·思想家 | 2000年回忆录,千万种私密人生
走近回忆录,走近介于揭露内心和粉饰内心之间的艺术
◆ 回忆录和自传,是一种介于揭露内心和粉饰内心之间的艺术,有着独特的魅力。本书可谓是回忆录和自传这种文体本身的“传记”,不论是古罗马时期的战记,还是当代的名人回忆录,从古至今,纵观回忆录这种文体的前世今生,揭开自传体作品的文学密码。
◆ 对西方具有代表性的自传体作品进行深入剖析,不论是卢梭、富兰克林、格特鲁德·斯坦等人的作品,还是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班扬的《天路历程》,乃至《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大卫·科波菲尔》《简·爱》……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自传元素,从中可以探索回忆录和自传的文化渊源。
◆ 作为一种“个人史”,回忆录和自传如同人类历史的微观细胞,也具有一定欺骗性。记忆是否可靠?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又如何向他人讲述自己?回忆录和自传与真实的一生之间到底会有多少距离?这种文体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人们希望自己呈现给他人的样子。在回忆录和自传的世界里,相比于语言说出来的部分,语言之外没有被说出来的部分,更有趣味,也更值得思考。
本·雅格达(Ben Yagoda),1954年生,美国文化评论家。毕业于耶鲁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退休前为特拉华大学新闻学教授。著有《关于城市:〈纽约客〉与它所构建的世界》《逮到一个形容词就消灭了它》等,并发表文章于《纽约时报书评》《新闻周刊》《滚石》等。目前生活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