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艺术与美国文化

联合创作 · 2023-09-15 16:21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世界发现、研究东亚文物的一个高潮期,也是东亚文物流散赴美的高峰。本书以一个宏观的视角,叙述了西方学者、商人、政治家等发现、研究、争夺、转移中国及日本文物资源的经过,美国现今东亚文物收藏机构的建立,东亚文物在特殊政治、历史环境中所扮演的外交功能,以及东西方学界在文物发掘、考察、保护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合作与分歧。本书既是一部艺术史、文物鉴藏史著作,亦可为近现代中美、中日关系史学者所参考。

“早在我还是一个研究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学生时,我就注意到美洲人在美国革命之前就与东亚有过接触;注意到在北美殖民地人中间, 茶一直是仅次于威士忌的饮料; 注意到山姆·亚当斯(Sam Adams)和他的船员们的“茶会”比爱丽丝(Alice)的更有名, 他们在波士顿港倾倒的茶叶便是源自中国的福建。我知道在19世纪晚期, 成千上万的中国劳工帮助开发了美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世界发现、研究东亚文物的一个高潮期,也是东亚文物流散赴美的高峰。本书以一个宏观的视角,叙述了西方学者、商人、政治家等发现、研究、争夺、转移中国及日本文物资源的经过,美国现今东亚文物收藏机构的建立,东亚文物在特殊政治、历史环境中所扮演的外交功能,以及东西方学界在文物发掘、考察、保护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合作与分歧。本书既是一部艺术史、文物鉴藏史著作,亦可为近现代中美、中日关系史学者所参考。

“早在我还是一个研究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学生时,我就注意到美洲人在美国革命之前就与东亚有过接触;注意到在北美殖民地人中间, 茶一直是仅次于威士忌的饮料; 注意到山姆·亚当斯(Sam Adams)和他的船员们的“茶会”比爱丽丝(Alice)的更有名, 他们在波士顿港倾倒的茶叶便是源自中国的福建。我知道在19世纪晚期, 成千上万的中国劳工帮助开发了美国西部,其中许多人留了下来并给我们的文化打上了他们的印记, 如杂烩炒菜、华人洗衣店等等, 我们拥有这些要比我们拥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美国人早得多。

我想更深入地观察东亚人对美国文化的贡献并选择了艺术这一视角, 想当然地假定艺术是文化传播最便利的载体。我想知道中国艺术和日本艺术是何时、如何、为何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以及它们能告诉我一些与美国有关的什么故事。沿着这一思路, 我研究了一些博物馆及其藏品业务师、艺术品商人和艺术史学家、艺术与帝国主义的关系、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以及艺术如何被作为外交政策的工具。”

——(美)孔华润

孔华润(Warren I. Cohen),美国马里兰大学历史系教授,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高级研究员,美国国会外交事务顾问。专攻美国与亚洲外交史,著有《美国对中国的反应》、《不再哭泣的帝国》、《苏维埃时代的美国》等;主编《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

段勇(本书译者),北京大学考古与博物馆专业博士,任职于国家文物局。长期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研究,著有《商周青铜器幻想动物纹研究》、《当代美国博物馆》、《明清皇宫紫禁城》和《乾隆“四美”与“三友”》等。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