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視野中的社會史
杜光庭既是道士,亦是學者和作家的,其不平凡的一生,見證著晚唐的沒落及其後五代十國的混亂,並為後世留下來的大量著述。對於後世研究者來說,他既是宗教「傳奇」小說文體之主要代表人物,又是道教科儀的鼻祖。他既對《道德經》作了極為詳盡的注解,又對道教史寫作作出貢獻。雖然杜光庭的學術活動,由眾多不同的專門興趣和知識所構成,但是「宗教在社會所擔當的位置」卻是貫穿其中的主題。本文作者以選讀杜光庭的著述為基礎,考察某些在其思想世界中處於中心地位的概念範疇,並透過這位重要人物的眼睛,看見其時代的社會景況和各種問題,包括道教與佛教兩個群體在中國社會中的互動、道教與家庭和超自然界的關係、怪異人物與他的社會經濟環境彼此之間的影響、仙人崇拜的社會處境和對長生不死的追求、以及成仙途徑所展現的宗教經驗多樣性等。杜光庭著作所述及的主題和觀察到的習慣,可以說是代表了中國人對「宗教」的一...
杜光庭既是道士,亦是學者和作家的,其不平凡的一生,見證著晚唐的沒落及其後五代十國的混亂,並為後世留下來的大量著述。對於後世研究者來說,他既是宗教「傳奇」小說文體之主要代表人物,又是道教科儀的鼻祖。他既對《道德經》作了極為詳盡的注解,又對道教史寫作作出貢獻。雖然杜光庭的學術活動,由眾多不同的專門興趣和知識所構成,但是「宗教在社會所擔當的位置」卻是貫穿其中的主題。本文作者以選讀杜光庭的著述為基礎,考察某些在其思想世界中處於中心地位的概念範疇,並透過這位重要人物的眼睛,看見其時代的社會景況和各種問題,包括道教與佛教兩個群體在中國社會中的互動、道教與家庭和超自然界的關係、怪異人物與他的社會經濟環境彼此之間的影響、仙人崇拜的社會處境和對長生不死的追求、以及成仙途徑所展現的宗教經驗多樣性等。杜光庭著作所述及的主題和觀察到的習慣,可以說是代表了中國人對「宗教」的一種普遍態度,即視宗教為基本上與社會脈絡互相交織的現象,即使它到了仙人崇拜這樣獨特的超越顯現(transcendent manifestations)的地步,亦是一樣。
傅飛嵐,法國遠東學院〔Ecole Francaise d'Extreme-Orient〕設於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中心代表、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兼任教授和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