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慰藉
人可以選擇不信仰宗教,
卻沒有人不需要面對生命的終極課題。
狄波頓寫下第一本「宗教使用說明書」,
為世人搶救出宗教中美好、動人與充滿智慧的元素。
★英國週日泰晤士報、亞馬遜書店暢銷書!歐美及亞洲各國媒體、讀者佳評如潮!媒體大亨梅鐸極力推薦!
★艾倫.狄波頓最新作品,深具爭議性與實用性,探討我們如何能夠獲益於宗教的智慧與力量——卻不必「相信」宗教的任何內容。
讀文學作品,你可以只鑽研自己喜愛的少數作家;
接觸宗教,當然也可以只取用對你有用的部分。
狄波頓甘冒爭議,對世人提出大膽的建言:
無宗教信仰者不須自絕於宗教的一切,
何不從中取用明智、趣味及撫慰人心的元素,
為我們平撫生活中若干最頑強也最缺乏關注的苦楚?
長久以來,非信徒總是必須面對嚴苛的選擇,要不是強逼自己相信許多古怪的教條,就只能放棄各種美妙又撫慰人心的儀式與觀念。現在,狄波頓向我們另一種可能...
人可以選擇不信仰宗教,
卻沒有人不需要面對生命的終極課題。
狄波頓寫下第一本「宗教使用說明書」,
為世人搶救出宗教中美好、動人與充滿智慧的元素。
★英國週日泰晤士報、亞馬遜書店暢銷書!歐美及亞洲各國媒體、讀者佳評如潮!媒體大亨梅鐸極力推薦!
★艾倫.狄波頓最新作品,深具爭議性與實用性,探討我們如何能夠獲益於宗教的智慧與力量——卻不必「相信」宗教的任何內容。
讀文學作品,你可以只鑽研自己喜愛的少數作家;
接觸宗教,當然也可以只取用對你有用的部分。
狄波頓甘冒爭議,對世人提出大膽的建言:
無宗教信仰者不須自絕於宗教的一切,
何不從中取用明智、趣味及撫慰人心的元素,
為我們平撫生活中若干最頑強也最缺乏關注的苦楚?
長久以來,非信徒總是必須面對嚴苛的選擇,要不是強逼自己相信許多古怪的教條,就只能放棄各種美妙又撫慰人心的儀式與觀念。現在,狄波頓向我們另一種可能:何不把宗教視為一種實用之物,看我們可以如何欣賞宗教中有價值的美好事物,並藉此獲得最大的益處。
宗教善於發展組織、凝聚社群、撫慰人心;宗教有優美的音樂、藝術、建築和儀式。身為非信徒的狄波頓主張,我們可以向宗教學習各種洞見,包括:
.建立社群意識
.維繫人際關係
.減輕嫉妒與不如人的感受
.逃離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媒體世界
.出外旅遊
.從藝術當中獲得更多
.打造更能滿足人類情感需求的新式企業
本書有別於一般的宗教信仰論戰,在價值多元、信仰薄弱的年代,強調人可以不被宗教的教義與成規所束縛,只要積極汲取其中有用的洞見和慰藉力量,將可為心靈找到出路與自由。
英)阿兰·德波顿他,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23岁以处女作小说《爱情笔记》初试啼声即大放异彩;此后的《爱上浪漫》和《亲吻与诉说》继续激活我们的阅读体验,开掘传统小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5岁就入围法国费米娜奖;27岁完成惊世之作《拥抱逝水年华》;31岁出版《哲学的慰藉》,拿古典的欧洲智慧为现代人疗伤;33岁带着满腹诗书踏上大千世界的旅程,开讲《旅行的艺术》;35岁时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各个角度探索舒缓和释放《身份的焦虑》的途径;37岁的他撰写的《幸福的建筑》成为英国热播电视节目《完美之家》的创意源泉;41岁的他,继续将睿智的眼光投向工作领域,……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而工作?思考《工作颂歌》,成为在金融危机的今天,最适宜当前形势的作品;41岁的夏天,阿兰·德波顿获邀担任英国希斯罗国际机场的“首位驻站作家”。机...
英)阿兰·德波顿他,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23岁以处女作小说《爱情笔记》初试啼声即大放异彩;此后的《爱上浪漫》和《亲吻与诉说》继续激活我们的阅读体验,开掘传统小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5岁就入围法国费米娜奖;27岁完成惊世之作《拥抱逝水年华》;31岁出版《哲学的慰藉》,拿古典的欧洲智慧为现代人疗伤;33岁带着满腹诗书踏上大千世界的旅程,开讲《旅行的艺术》;35岁时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各个角度探索舒缓和释放《身份的焦虑》的途径;37岁的他撰写的《幸福的建筑》成为英国热播电视节目《完美之家》的创意源泉;41岁的他,继续将睿智的眼光投向工作领域,……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而工作?思考《工作颂歌》,成为在金融危机的今天,最适宜当前形势的作品;41岁的夏天,阿兰·德波顿获邀担任英国希斯罗国际机场的“首位驻站作家”。机场原本只是旅行中的过渡性空间,发生的不过是“出发”与“抵达”,但在阿兰·德波顿的眼中,却成为了一个综合各种文化面貌的博物馆,由此引发《机场里的小旅行》;最近,“哲学向左,宗教向右”,以他一贯的在哲学和宗教之间旁征博引,自由进退的优雅笔触,带来一本具有最抚慰人心的,号召大家从宗教中偷点什么东西为己所用的供广大无神论者阅读的作品——《写给无神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