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时习 : 《古代中国》精选

联合创作 · 2023-09-18 05:59

《早期中国》创刊于1975年,为西方汉学界的权威刊物,迄今已刊出了二十八辑。本书编者夏含夷曾长期担任其主编,他本着为使中国读者对西方的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有一个比较全面印象的目的,根据论文的学术水准、创造性、代表性和可译性诸条件,从《早期中国》近十几年的文章中选编了八篇论文和四篇书评,内容涉及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神话学、古文字学、经学、训诂学、艺术史学、文学诸学科,时间范围是从新石器时代直到魏晋时代,包括商周春秋战国以及秦汉的每一个时代。这些文章不仅研究视角新颖,而且分析方法独特,很多不同于国内,最终得出的结论也和国内的一般共识很不一样,相信其中译本的出版不仅有助于增进国内读者对西方汉学界研究现状的了解,而且对国内古代史研究者也会有一定的启发。

夏含夷,(Edward L.Shaughnessy)美国宾州人,1952年生于赛维克立镇(Sewickley)。1970年进入圣母大学,以宗教学为专业。1974年毕业后,曾在台湾留学三年,随爱新觉罗毓鋆学习三玄。回国以后,进入斯坦福大学研究所东亚语文系,1980年获硕士学位,1983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周易》的编纂”。1985年受聘为芝加哥大学东亚语文系助教授,以后一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1997年升为顾立雅(Creel)中国古史名誉教授。研究范围为中国上古文化史、古文字学、经学、《周易》,主要专著包括《西周史料:铜器铭文》(1991)、《易经:马王堆帛书易经第一英文翻译》(1996)、《孔子之前:中国经典的创造研究》(1997)、《古史异观》(2005),《重写中国古代文献》(2006),另外编辑了《中国古代新史料:阅读铭文与写本的指南》...

夏含夷,(Edward L.Shaughnessy)美国宾州人,1952年生于赛维克立镇(Sewickley)。1970年进入圣母大学,以宗教学为专业。1974年毕业后,曾在台湾留学三年,随爱新觉罗毓鋆学习三玄。回国以后,进入斯坦福大学研究所东亚语文系,1980年获硕士学位,1983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周易》的编纂”。1985年受聘为芝加哥大学东亚语文系助教授,以后一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1997年升为顾立雅(Creel)中国古史名誉教授。研究范围为中国上古文化史、古文字学、经学、《周易》,主要专著包括《西周史料:铜器铭文》(1991)、《易经:马王堆帛书易经第一英文翻译》(1996)、《孔子之前:中国经典的创造研究》(1997)、《古史异观》(2005),《重写中国古代文献》(2006),另外编辑了《中国古代新史料:阅读铭文与写本的指南》(1997)以及与鲁维一(Michael Loewe)合编《剑桥中国古代史》(1999)。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