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上的嗡嗡声
▼内容简介
2003年,英国昆虫学家戴夫•古尔森在法国中部乡间买下一片荒废的农舍。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都在努力恢复这片草地的生态系统,而落脚在这片草地的昆虫和植物,很多都是他在科学生涯中研究过的种类。
本书中,古尔森介绍了报死窃蠹如何报死讯、讨人厌的苍蝇究竟多重要、蝴蝶斑点有什么用处、花朵如何尔虞我诈地争取授粉等生物知识,设法说明这些生物在行为与生态方面的诸多迷人细节,以及它们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的角色,进而提醒读者珍惜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以崭新的眼光去看待自己所处的世界,蹲下身来仔细观察,领略以往未曾发现过的美妙生命光谱。
▼媒体推荐
太壮丽了!阅读本书最愉悦之处是听着多样性物种在字里行间嗡嗡鸣叫。
——《泰晤士报》
这不是一本灌输知识的自然科普类读物,它让我们承认自己的渺小,以及对自然的无知。
——《旁观者周刊》
古尔森的作品不仅内容翔实,更富含...
▼内容简介
2003年,英国昆虫学家戴夫•古尔森在法国中部乡间买下一片荒废的农舍。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都在努力恢复这片草地的生态系统,而落脚在这片草地的昆虫和植物,很多都是他在科学生涯中研究过的种类。
本书中,古尔森介绍了报死窃蠹如何报死讯、讨人厌的苍蝇究竟多重要、蝴蝶斑点有什么用处、花朵如何尔虞我诈地争取授粉等生物知识,设法说明这些生物在行为与生态方面的诸多迷人细节,以及它们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的角色,进而提醒读者珍惜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以崭新的眼光去看待自己所处的世界,蹲下身来仔细观察,领略以往未曾发现过的美妙生命光谱。
▼媒体推荐
太壮丽了!阅读本书最愉悦之处是听着多样性物种在字里行间嗡嗡鸣叫。
——《泰晤士报》
这不是一本灌输知识的自然科普类读物,它让我们承认自己的渺小,以及对自然的无知。
——《旁观者周刊》
古尔森的作品不仅内容翔实,更富含高度的娱乐性。对任何一位喜欢自然生物的人来说,这是一部必读书籍。
——《独立报》
古尔森巧妙融合了爱德华•威尔森与巴里•洛佩兹的笔法,才华洋溢。后院里的博物学家,不管他们身居何处,都乐于有这本机智、风趣又深刻的指南作伴。 ——《书单》
本书绝非漫谈野生生物的浪漫见闻录。古尔森擅长将深奥的生物学概念与生动有趣的描述交织,全书俨然精致迷人的生态史宝库。
——《BBC野生动物》
古尔森是近年来横跨自然写作、博物学与科研报告三界最亮眼的新秀之一。
——《观察家报》
▼作者简介
戴夫•古尔森(Dave Goulson),英国皇家昆虫学会及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员,曾于牛津大学攻读生物学,现为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生物学教授。他于2006年成立熊蜂保育信托,投身具有开创性的保育工作,获得文化遗产彩券基金最佳环境计划奖,2010年被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委员会评为“年度社会改革者”,2013年获得伦敦动物学会颁发的生物保育马什奖,2015年在《BBC野生动物杂志》评出的“50位环保英雄”中位居第八。他的上本著作《螫针的故事》被评为《西雅图时报》年度最佳书籍,同时入围塞缪尔•强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