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世的誕生
毫不留情地總結人類這個物種如何將自己置入目前混亂的境地,……立論明確且文字精雕細琢如優美散文。
──Christoph Irmscher,《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可讀性極高。……Simon Lewis及Mark Maslin提出了引人注目的論述,從三百萬年前人類出現開始延伸到我們今日的處境,說明人類是擁有行星級影響力的物種。
──Wolfgang Lucht,《自然》(Nature)
科學家對人類世的開端無法取得共識。有些人認為應始於第一次核子武器爆炸。……其他人認為應該在更晚近、當現在覆蓋地球的塑膠出現之時。……無論如何,人類世的開端都被視為在相對近期。但Lewis及Maslin並不同意。他們指出應該在更早之前:當十六世紀歐洲探險家、軍隊及移民開始殖民新世界之時。
──Robin McKie,《觀察家報》(The ...
毫不留情地總結人類這個物種如何將自己置入目前混亂的境地,……立論明確且文字精雕細琢如優美散文。
──Christoph Irmscher,《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可讀性極高。……Simon Lewis及Mark Maslin提出了引人注目的論述,從三百萬年前人類出現開始延伸到我們今日的處境,說明人類是擁有行星級影響力的物種。
──Wolfgang Lucht,《自然》(Nature)
科學家對人類世的開端無法取得共識。有些人認為應始於第一次核子武器爆炸。……其他人認為應該在更晚近、當現在覆蓋地球的塑膠出現之時。……無論如何,人類世的開端都被視為在相對近期。但Lewis及Maslin並不同意。他們指出應該在更早之前:當十六世紀歐洲探險家、軍隊及移民開始殖民新世界之時。
──Robin McKie,《觀察家報》(The Observer)
對於人類正對地球產生難以磨滅的改變,從各個面向進行高度引人入勝的調查。
──Robin McKie,《觀察家報》2018年度選書
長期追蹤我們對環境造成的影響,Simon Lewis及Mark Maslin兩位科學家提出對於人類歷史的嶄新觀點,也對人類在自身創造出的不穩定世界中會有怎樣的未來提出新展望。
──Micahel Svoboday,耶魯氣候通訊(Yale Climate Connections)
如同氣候改變本身一樣,《人類世的誕生》開始於科學家間朦朧的爭執,然後轉變為令人讚嘆的新觀點,將人類的過去及未來視為等同於地質及生態環境的一股力量。
──Crawford Kilian,《The Tyee》
[Lewis及Maslin]的精心著作帶領讀者探索從地質學的過往到人類世。
──Jill S. Schneiderman,《EuropeNow》
人類現在支配著我們這個星球的「自然」系統,是這個時代重要的事實──《人類世的誕生》提出非凡的解釋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也說明了這個事實有多麼的重要。
──Bill McKibben,《衰退:人類的賽局是否已經走向耗竭》(Falter: Has the Human Game Begun to Play Itself Out?)
意義深遠又發人深省,《人類世的誕生》清楚地闡述了現時提案定義一個新的人類主導紀元的適切起點。
──Thomas E. Lovejoy,藍色星球獎得主、《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Climate Change and Biodiversity)主編
今日的科學家越來越相信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地質紀元,也就是人類世。在對這個人類故事簡明扼要但包羅萬象的重新界定中,Simon Lewis與Mark Maslin明確指出為何這聽來抽象的爭辯聲音必定從根本上影響我們對今天及明天的觀點。《人類世的誕生》精簡的呈現出比我想像還多的想法。
──Charles C. Mann,《巫師與預言家》(The Wizard and the Prophet)作者
了解「人類已經成為重塑地球的一股地質學力量」代表的意義,既是智識上的挑戰,也是政治上的必需。由《人類世的誕生》這個書名激發,透過深思熟慮的思考,這本書跨躍了這個挑戰,以新的方式結合了人類歷史與地球歷史。對過去的重新評估,將訓練讀者了解未來——甚至改善未來。
──Oliver Morton,《星球重製:地球工程如何改變世界》(The Planet Remade: How Geoengineering Could Change the World)作者
【專業推薦】
王寳貫/中央研究院院士暨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
李家維/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沈川洲/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國家講座特聘教授
林俊全/臺灣大學地理系教授
洪文玲/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
陳文山/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
陳 鎮東/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約研究講座教授
趙家緯/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劉俊裕/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魏國彥/臺灣大學「人類世」授課教授
【重點特色】
●從科學、歷史、政治的觀點探索當代最重要的科學新概念──人類世。
●由人類歷史切入,再搭配地球系統的概念,可以推論出四大人類造成的重要轉變,包括農業發展、哥倫布之後的殖民與資本主義、工業革命及現今的急速全球化。並解釋地質科學如何為這些轉變定年。
●利用地球系統科學的視角提出人類維持現有的生活模式可能造成的影響,以新的方式找出可能的解決方向。
●《華爾街日報》、《Science》、《觀察家報》、耶魯氣候通訊、《The Tyee》、《EuropeNow》各大媒體期刊關注好評。《觀察家報》2018年度選書。
【內容介紹】
人類世是什麼?
人類是從何時開始成為一股強大的地質力量?
唯有正視人類世的意義才可能改變地球的未來!
一直以來,科學發展的傾向,總是不斷提醒我們人類在世界中的渺小地位;十六世紀,哥白尼將地球從世界的中心摘下,證明太陽才是太陽系的中心;十九世紀,達爾文的《物種源始》說人類僅是生物演化樹上的小分枝;透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我們住在宇宙幾十億銀河系裡面數兆顆行星的其中之一。然而,「人類世」的觀點全然顛覆此傳統──地球的未來正逐漸由人類行為決定,唯有確知我們的力量,才能更有智慧地解答該如何使用這道無邊的力量。
————————————
相對於人類短暫的生命,地球存在的時間久遠簡直不可思議,隕石、甲烷、巨型火山,這些古老的自然力量幾十億年來曾劇烈地改變地球,靠著埋藏在地底的各種痕跡,科學家逐步了解這個星球上發生過的事。人類雖然出現的時間不過轉瞬,也不是一開始就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從某個時刻起,對這片土地造成的衝擊已經追上其他巨大的自然力量,導致地球進入一個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
本書從地球歷史開始說明「人類世」,回歸到科學的觀點,解釋地質年代的定年方式及研究地球歷史的各種創新發展,地質科學的證據顯示人類社會的重大突破影響著地球系統的運作、扭轉了生態系,並在地球上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此刻的爭議無論是將人類世視為主宰地球的象徵,或是超越自然力量的傲慢,背後其實都連結著我們最深沉的恐懼,以及對烏托邦世界的嚮往。
西蒙.路易斯(Simon Lewis)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與利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全球變遷科學(Global Change Science)的教授,曾獲英國皇家學會大學研究獎學金、飛利浦.利華休姆獎,被譽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科學頭腦之一」,並定期為《衛報》和《Foreign Policy》撰寫文章。
馬克.馬斯林(Mark Maslin)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氣候學教授、皇家工業協會的研究學者,以及皇家沃爾森研究學會(Royal Society Wolfson Research)優秀學者。他發表的科學論文超過150篇,著有8本書,以及多篇廣受歡迎科學文章,刊載於雜誌《時代》和《新科學人》。
譯者簡介
魏嘉儀
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學...
西蒙.路易斯(Simon Lewis)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與利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全球變遷科學(Global Change Science)的教授,曾獲英國皇家學會大學研究獎學金、飛利浦.利華休姆獎,被譽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科學頭腦之一」,並定期為《衛報》和《Foreign Policy》撰寫文章。
馬克.馬斯林(Mark Maslin)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氣候學教授、皇家工業協會的研究學者,以及皇家沃爾森研究學會(Royal Society Wolfson Research)優秀學者。他發表的科學論文超過150篇,著有8本書,以及多篇廣受歡迎科學文章,刊載於雜誌《時代》和《新科學人》。
譯者簡介
魏嘉儀
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學系與研究所畢業,現為自然科普書籍譯者與編輯。相信好奇心是我們最棒的能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