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成追憶 : 《你好小朋友》第
又称《你好小朋友》第三部。1983年首次出版的《你好小朋友》,是日本摄影师秋山亮二在1981~1982年五次来到中国所拍摄,含116张照片。时隔36年后的2019年,这本表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孩子们的摄影集,被青艸堂复刻出版,并在书脊位命名“Dear Old Days”,于中国日本同步发行,获强烈反响。由多家媒体支持的“寻找小朋友”项目亦备受关注,日本NHK专门来中国拍摄了纪录片并进行了播出。2020年,秋山先生重新整理余下近8000张底片,选编未曾公开面世的122张照片,再由青艸堂出版为“Dear Old Days”续篇《光景宛如昨》。照片上快乐依然的孩子们,焕发出温情回忆的父母家人、童年伙伴、或已忘却的旧物件,于COVID-19肆虐全球的时刻给予观者们以熨帖心灵的抚慰。同年底《光景宛如昨》获评豆瓣2020年度图书“艺术·设计”类别榜首;被日本专...
又称《你好小朋友》第三部。1983年首次出版的《你好小朋友》,是日本摄影师秋山亮二在1981~1982年五次来到中国所拍摄,含116张照片。时隔36年后的2019年,这本表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孩子们的摄影集,被青艸堂复刻出版,并在书脊位命名“Dear Old Days”,于中国日本同步发行,获强烈反响。由多家媒体支持的“寻找小朋友”项目亦备受关注,日本NHK专门来中国拍摄了纪录片并进行了播出。2020年,秋山先生重新整理余下近8000张底片,选编未曾公开面世的122张照片,再由青艸堂出版为“Dear Old Days”续篇《光景宛如昨》。照片上快乐依然的孩子们,焕发出温情回忆的父母家人、童年伙伴、或已忘却的旧物件,于COVID-19肆虐全球的时刻给予观者们以熨帖心灵的抚慰。同年底《光景宛如昨》获评豆瓣2020年度图书“艺术·设计”类别榜首;被日本专售摄影集的网络书店shashasha评为年度销售冠军。
作为该系列的第三部,《往事成追憶》没有着意表现孩子们的欢乐天真之姿,而是对围绕在孩子身边的人事物进行日常状态补白,影像风格趋于平淡。少数单幅照片看不见孩子的身影,也描绘出40年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着装风格和休闲方式等,所记录的正是孕育了这些孩子们的时代风景。1980年代初期的中国尚没有彩色胶片,而本摄影集正是透过最大限度还原40年前的樱花牌胶片色彩,让人们对遥远的过往重新拥有了具体细腻的记忆。秋山氏风格在本部作品的选片和编辑中亦表现突出,他试图从每幅静照以及静照与静照的关系之中读取全部动态:“出现在相机另一端的人物在照片里是不动、不变的,但观望画面的我的兴趣却随着年岁的增长不断在改变。这也许和拍摄当时到现在经过了漫长的岁月,被拍摄人物们的生活以及社会本身在现在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有关。”
关于从单幅影像读取动态故事,本摄影集特别辑录了秋山亮二与滨田英明两位跨代际的、都曾以孩子为拍摄对象的摄影师的精彩对谈。滨田英明自述受到《你好小朋友》系列的深刻影响。他们围绕拍摄器材、拍摄孩子时候特别注意的部分、如何抓捕动态、怎样看待“失败之作”、如何从一系列单幅照片读取故事背景等等做了富于价值的探讨和分享。
“Dear Old Days”系列影像对今日中国而言是极为珍贵的。幸运的是,存放了40年的底片经过扫描后,绝大多数能取得原始图像。但本摄影集的119张照片之中,有9幅照片保留着无法以物理方式清除的霉点。胶片上的霉点,提醒着人们岁月的流逝。时间给予我们礼物,时间也给予我们霉点,生命的过程就是接纳时间给予的所有东西。是此,在“Dear Old Days”三部曲的最终章——《往事成追憶》的最后一页,当我们邀请秋山先生为读者们写一点什么的时候,他留下了这段充满感性的赠言:“永恒流淌的时间是瞬间的积累。我的一张照片所捕捉的一瞬间的光景,就是从流淌到彼时的时间中诞生的。我相信,大家由这本书追忆各自的往事,会诞生为明天的闪耀的时光流转。”
秋山亮二 Ryoji Akiyama
1942年生于东京。父亲秋山青磁(1905-1978)也是一位摄影师。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入职AP通信、朝日新闻社,后成为自由摄影师。作为纪实摄影师,拍摄并发表印度的大饥荒、人口稀少的孤岛等。之后与深濑昌久、森山大道等一起参加纽约现代博物馆的“New Japanese Photography”等国际摄影展。在美国休斯敦的莱斯大学举办个展“Ryoji Akiyama Photography”。擅长使用6×6禄莱抓拍人们的生活照。在纽约、印尼、中国等造访之地以“旅行者的视点”捕捉对象而发表作品,构筑了独特的世界观。作品被纽约现代博物馆、东京都写真美术馆、宫城县立美术馆、吴市立美术馆、川崎市市民美术馆、青森县立美术馆等收藏。作品集有《津轻·聊尔先生行状记》(津轻书房)、《纽约通信》(牧水社)、《楢川村》(朝日新闻社...
秋山亮二 Ryoji Akiyama
1942年生于东京。父亲秋山青磁(1905-1978)也是一位摄影师。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入职AP通信、朝日新闻社,后成为自由摄影师。作为纪实摄影师,拍摄并发表印度的大饥荒、人口稀少的孤岛等。之后与深濑昌久、森山大道等一起参加纽约现代博物馆的“New Japanese Photography”等国际摄影展。在美国休斯敦的莱斯大学举办个展“Ryoji Akiyama Photography”。擅长使用6×6禄莱抓拍人们的生活照。在纽约、印尼、中国等造访之地以“旅行者的视点”捕捉对象而发表作品,构筑了独特的世界观。作品被纽约现代博物馆、东京都写真美术馆、宫城县立美术馆、吴市立美术馆、川崎市市民美术馆、青森县立美术馆等收藏。作品集有《津轻·聊尔先生行状记》(津轻书房)、《纽约通信》(牧水社)、《楢川村》(朝日新闻社)、《奈良》(游人工房)等。翻译书有《美国之世纪 1900-1910:20世纪的黎明》(西武 time)、随笔集有《扇子之烟》(法曹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