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与视觉文化导论

联合创作 · 2023-09-21 04:31

本书是一部对不断变化的摄影领域有着深远影响的参考读物。

书中收录了来自全球各地专家学者在摄影领域的论文和采访记录,审视了摄影媒介的历史、核心议题、新兴趋势,以及未来走向这一热门话题。本书收录的论文和采访探索了当下围绕摄影作为物品、艺术、文件、政治宣传、真相、营销手段和世界通用语言展开的辩论;摄影档案被视作一种负担而非珍宝的认知;那些不断重塑摄影领域的技术发展;以及摄影作为一种表征和控制工具的性质等话题。

本书之详尽在同类著作中出类拔萃,适合摄影师、摄影史学家、摄影理论家、摄影批评家、视觉文化研究人员、媒体从业人员阅读,相关专业的学生和老师也可将本书应用到研究与教学工作之中。

编者介绍

莫里茨·纽穆勒(Moritz Neumüller)是一名活跃于摄影和新媒体领域的策展人、教育工作者和作家。他曾任职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马德里La Fabrica文化中心,都柏林爱尔兰摄影节组委会等机构,现任马德里欧洲设计学院摄影系学术主任,同时负责巴塞罗那IDEP高等 设计学院的一个研究生课程。他定期为《欧洲摄影杂志》(柏林)和《摄影研究者》(维也纳)撰稿,并曾为贝歇夫妇、山本昌男、克里斯蒂娜·德·米德尔、史蒂芬·吉尔、加布里埃尔·奥罗斯科、马丁·帕尔、克里斯·乔丹和埃里克·凯塞尔斯等艺术家策展。自2010年起,他开始运营网站The Curator Ship,为视觉艺术家提供网络资源。他近期的策展项目包括2014韩国大邱摄影双年展,丹麦奥胡斯摄影书周,以及巴塞罗那当代文化中心“摄影书现象”展。

译者介绍

何伊宁(1986),摄影史学者,策...

编者介绍

莫里茨·纽穆勒(Moritz Neumüller)是一名活跃于摄影和新媒体领域的策展人、教育工作者和作家。他曾任职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马德里La Fabrica文化中心,都柏林爱尔兰摄影节组委会等机构,现任马德里欧洲设计学院摄影系学术主任,同时负责巴塞罗那IDEP高等 设计学院的一个研究生课程。他定期为《欧洲摄影杂志》(柏林)和《摄影研究者》(维也纳)撰稿,并曾为贝歇夫妇、山本昌男、克里斯蒂娜·德·米德尔、史蒂芬·吉尔、加布里埃尔·奥罗斯科、马丁·帕尔、克里斯·乔丹和埃里克·凯塞尔斯等艺术家策展。自2010年起,他开始运营网站The Curator Ship,为视觉艺术家提供网络资源。他近期的策展项目包括2014韩国大邱摄影双年展,丹麦奥胡斯摄影书周,以及巴塞罗那当代文化中心“摄影书现象”展。

译者介绍

何伊宁(1986),摄影史学者,策展人。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2014年开始从事摄影及视觉艺术的研究、写作及策展等工作。她所参与撰写的专著、编著和合集包括《英国摄影教室》《港口与影像I&II》《世界女性摄影史》《记忆寓所》(待出版)等;译著有《摄影与视觉研究导论》《视角的选择 : 风景摄影》《摄影与旅行》《艺术与摄影》(待出版)、《做书的艺术家》(待出版)等。

刘张铂泷(1989),艺术家,译者,关注与科学知识生产以及城市空间生产相关的跨学科实践。译著有《第七人》、《重组的眼睛:后摄影时代的视觉真相》、《弗兰克之后的摄影》等。

魏然(1989),自由多语言译者,创作者。2013年以最高荣誉毕业于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学院认知与语言科学专业,曾担任语音学实验室与社会语言学研究助理,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实习员工等职务,现专职为全球知名艺术家,作家,策展人,艺术机构和出版机构翻译艺术与文学相关内容。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