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小字研究
契丹小字研究的历史虽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但在很长一个时期里,中外学者并未找到一种真正有效的解读方法。直至70年代中期,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刘凤翥、于宝林和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清格尔泰、陈乃雄、邢复礼等五人组成的契丹文字研究小组,才以契丹小字中的汉语借词为突破口,*次找到了破译这种死文字的有效手段。这种方法的成功运用,标志着契丹小字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作为契丹文字研究小组集体研究成果的《契丹小字研究》一书,不仅创造出一种切实有效的解读方法,在契丹小字字形规范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契丹小字字形和原字字形的规范是解读这种文字必须要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契丹文字研究小组对上世纪80年代以前发现的所有石刻资料进行了细致的辨析和整理,据此厘定原字378个和契丹小字词汇4167个,并对全部原字和契丹小字词汇编制了索引。(2) 这些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为本...
契丹小字研究的历史虽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但在很长一个时期里,中外学者并未找到一种真正有效的解读方法。直至70年代中期,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刘凤翥、于宝林和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清格尔泰、陈乃雄、邢复礼等五人组成的契丹文字研究小组,才以契丹小字中的汉语借词为突破口,*次找到了破译这种死文字的有效手段。这种方法的成功运用,标志着契丹小字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作为契丹文字研究小组集体研究成果的《契丹小字研究》一书,不仅创造出一种切实有效的解读方法,在契丹小字字形规范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契丹小字字形和原字字形的规范是解读这种文字必须要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契丹文字研究小组对上世纪80年代以前发现的所有石刻资料进行了细致的辨析和整理,据此厘定原字378个和契丹小字词汇4167个,并对全部原字和契丹小字词汇编制了索引。(2) 这些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为本书的编纂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契丹小字研究》一书,共收入9种80年代以前出土的契丹小字石刻资料。
刘凤翥,1934年生于河北,契丹文字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并兼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刘凤翥在对契丹文字的释字研究方面造诣深厚,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代表作为《契丹小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