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像面前

联合创作 · 2023-10-04 17:41

《在图像面前》展开了一种被反复提出的批评,直指我们面对图像时的确信感。我们是如何观看的呢?不仅仅使用双眼,也不仅仅依靠目光。“voir”意指“看”,它与表示“知”的“savoir”押韵,这使我们想到,原始的目光是不存在的,我们处理图像时需借助词语,经历认知的过程,并伴随不同层次的思考。我们从弗洛伊德的思想中找到对图像所特有的认识进行全新批评的方式。“看”这一动作在字面上是打开的,意味着在表现与展现,象征与症候,决定论与复因决定论之间撕扯,接着展开。最后,在可见物的传统概念和视觉资料(visuel)的全新概念之间再撕扯、展开。看与知的稳定方程式,无论是形而上学的还是实证主义的,从此将让位给某种东西,譬如测不准原则,譬如目光对非知(non-savoir)的约束。某种使我们直面图像的东西,它使我们如面对被遮蔽的事物一样直面图像:一个十足不稳定的处境。但我们...

《在图像面前》展开了一种被反复提出的批评,直指我们面对图像时的确信感。我们是如何观看的呢?不仅仅使用双眼,也不仅仅依靠目光。“voir”意指“看”,它与表示“知”的“savoir”押韵,这使我们想到,原始的目光是不存在的,我们处理图像时需借助词语,经历认知的过程,并伴随不同层次的思考。我们从弗洛伊德的思想中找到对图像所特有的认识进行全新批评的方式。“看”这一动作在字面上是打开的,意味着在表现与展现,象征与症候,决定论与复因决定论之间撕扯,接着展开。最后,在可见物的传统概念和视觉资料(visuel)的全新概念之间再撕扯、展开。看与知的稳定方程式,无论是形而上学的还是实证主义的,从此将让位给某种东西,譬如测不准原则,譬如目光对非知(non-savoir)的约束。某种使我们直面图像的东西,它使我们如面对被遮蔽的事物一样直面图像:一个十足不稳定的处境。但我们却应该思考这个处境,无论如何都要确定它在认识规划,也就是艺术史规划中的位置。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1953年生,法国哲学家和艺术史家,任教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cole des hautes études de sciences sociales),出版有四十余种关于图像的历史及理论的著作,并策划数次展览。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