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真
《時代雜誌》譽為當代偉大的美國小說家 強納森・法蘭岑
繼《修正》《自由》得到最高推崇後,挑戰無隱私網路時代的傑作
青春、理想、一無所有
謀殺、集權、洩密網站
每個被揭開的真相,都有隱藏難以啟齒的真實
純真曾經是我們美好的原貌,如今卻成了我們最後的假面
法蘭岑從來不滿足於寫好看的小說,他還要寫出一本讓當代人思索當代困境的小說。他想探問:網路帶給我們實踐純真夢想的可能。但我們面對正在發生的,是美麗新世界,還是失去自我的美好假面?
一本寫給年輕、創新網路世代的驚悚小說
2015年 紐約時報 洛杉磯時報 年度小說
睿智、充滿性魅力、有謀殺前科的網路英雄沃夫(外號「純真先生」),
遇上對世界真相知道太少的少女碧普(本名「純真」),
他高傲有名,擁有網路世界令人讚嘆的話語能量
她單純直接,在經濟困窘和名人魅力的狀況下愛上對方
他們互相吸引,卻也彼此猜忌,
他向...
《時代雜誌》譽為當代偉大的美國小說家 強納森・法蘭岑
繼《修正》《自由》得到最高推崇後,挑戰無隱私網路時代的傑作
青春、理想、一無所有
謀殺、集權、洩密網站
每個被揭開的真相,都有隱藏難以啟齒的真實
純真曾經是我們美好的原貌,如今卻成了我們最後的假面
法蘭岑從來不滿足於寫好看的小說,他還要寫出一本讓當代人思索當代困境的小說。他想探問:網路帶給我們實踐純真夢想的可能。但我們面對正在發生的,是美麗新世界,還是失去自我的美好假面?
一本寫給年輕、創新網路世代的驚悚小說
2015年 紐約時報 洛杉磯時報 年度小說
睿智、充滿性魅力、有謀殺前科的網路英雄沃夫(外號「純真先生」),
遇上對世界真相知道太少的少女碧普(本名「純真」),
他高傲有名,擁有網路世界令人讚嘆的話語能量
她單純直接,在經濟困窘和名人魅力的狀況下愛上對方
他們互相吸引,卻也彼此猜忌,
他向她坦承罪行、想得到最直接的信任與愛
而橫隔在他們之間的,是再也回不去的純真……
年輕的碧普・泰勒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身分,唯一確定的是她的本名叫「純真」,還有自己背負著龐大的13萬美金就學貸款,她在舊金山與佔屋運動的朋友共住一間快被法院收回的房子。她只有一個家人,她的母親,但她的母親只信任她一個人,與外界基本隔絕。她不知道父親是誰,不知道媽媽的真名,也不知道自己要在偏僻山區成長。
遠在玻利維亞的雨林區,有個當紅的網路組織,正在進行一場宛如浪漫革命的「陽光計畫」,創始人安德瑞斯・沃夫帶領年輕人們一起掌握全世界分秒流傳的機密並藉機爆料,他邀請碧普加入他們,並答應幫她找到生父,解決她的經濟困境,但她僅有一個幾乎無用的線索:母親的假名。
安德瑞斯・沃夫迷人無比,他來自東德,出身政治高層,但他有不能告人的過去。他揭發東德不堪的過往,為了世界的美好努力把秘密攤在陽光下,他是新時代的政治化妝師。他懂得跟精英對立,懂得變成大眾的朋友。但他最了解的是網路。他說網路由恐懼統治:恐懼自己不受歡迎、恐懼自己不夠酷,恐懼自己落伍。
這是一個關於年輕理想主義者、關於忠誠,也關於一樁謀殺的小說,法蘭岑的企圖心龐大,但卻能把故事說得有趣又深刻。這是本世紀美國偉大小說家法蘭岑最大膽、最具穿透力的一步。
強納森‧法蘭岑(Johnathan Franzen)
1959年生,美國小說家、散文作家,《紐約客》撰稿人。1996年,37歲時已經出版過兩本小說(《Strong Motion》《The Twenty-Seventh City》)的法蘭岑在《哈潑》雜誌上發表的一篇題為〈偶然作夢——在影像世紀還寫小說的一個原因〉的隨筆,表達其對文學現況的惋惜,引起眾多矚目。
2001年第三部小說《修正》出版後好評如潮,法蘭岑憑此書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及普利茲文學獎提名。2010年8月底推出第四本小說《自由》,佳評如潮,並成為近十年來首位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文學家,被推崇為世紀小說家,因為他寫出了「偉大的美國小說」。
法蘭岑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母親是美國人,父親是瑞典人。在聖路易度過童年,1981年從斯沃思莫學院(Swarthmore College)畢業,主修德文。1...
強納森‧法蘭岑(Johnathan Franzen)
1959年生,美國小說家、散文作家,《紐約客》撰稿人。1996年,37歲時已經出版過兩本小說(《Strong Motion》《The Twenty-Seventh City》)的法蘭岑在《哈潑》雜誌上發表的一篇題為〈偶然作夢——在影像世紀還寫小說的一個原因〉的隨筆,表達其對文學現況的惋惜,引起眾多矚目。
2001年第三部小說《修正》出版後好評如潮,法蘭岑憑此書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及普利茲文學獎提名。2010年8月底推出第四本小說《自由》,佳評如潮,並成為近十年來首位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文學家,被推崇為世紀小說家,因為他寫出了「偉大的美國小說」。
法蘭岑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母親是美國人,父親是瑞典人。在聖路易度過童年,1981年從斯沃思莫學院(Swarthmore College)畢業,主修德文。1979-1980年,通過韋恩州立大學設立的「去慕尼克讀大三」合作項目,曾到德國留學。1981-1982年,獲歐布萊特獎學金在柏林自由大學學習,因此會說一口流利的德語。創作第一部小說期間,曾在哈佛大學地震實驗室打工。
目前共有五本虛構小說作品,三本雜文作品(《如何獨處》、《Discomfort Zone》、《Farther Away》)。
得獎紀錄
・2010《時代》雜誌百大人物、John Gardoner小說獎,入圍國家書評獎、洛杉磯時報圖書獎
・2002 普立茲獎決選名單入圍(Pulitzer Prize finalist)
・2002 國際筆會/福克納獎決選名單入圍(PEN/Faulkner Award finalist)
・2001 美國國家書卷獎得主(National Book Award)
・2001《紐約時報》年度最佳書籍(New York Times Best Books of the Year)
・1988 懷丁作家獎(Whiting Writer's Award)
・1996 入選Granta雜誌最佳美國青年小說家(Granta's Best Of Young American Novel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