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詩篇
出版史上,從來沒有一本書像《魔鬼詩篇》,奪去那麼多人命,引爆那麼大的國際危機,有那麼多顆炸彈,為了一本書,而被扔向書店。自從1988年,它在英國問世以後,所引發的「事件」從歐美、印度到日本,造成的死亡人數已超過60,傷者數以百計。其中有譯者、出版者、燒書者,還有更多完全不相干的人。懸賞追殺作者的獎金被一再提高,竟然高達3百萬美元。激進團體還堅稱,追殺令依然有效,至今從未改口。
今天,《魔鬼詩篇》已成為言論自由的代名詞。不管是要討論後冷戰世界秩序、文明之衝突,還是要探討回教基本教義派的興起茁壯,都不能不提到《魔鬼詩篇》。
在「九一一」之前,也只有《魔鬼詩篇》事件,足以左右世人視聽,從此主觀認定,西方代表正義和理性,回教則等於恐怖主義。
對照此書的內容,這樣的簡單二分法真是諷刺至極。因為,此書所針砭的當代弊病之一,就是當我們遇到異文化時,往往出於無知,而...
出版史上,從來沒有一本書像《魔鬼詩篇》,奪去那麼多人命,引爆那麼大的國際危機,有那麼多顆炸彈,為了一本書,而被扔向書店。自從1988年,它在英國問世以後,所引發的「事件」從歐美、印度到日本,造成的死亡人數已超過60,傷者數以百計。其中有譯者、出版者、燒書者,還有更多完全不相干的人。懸賞追殺作者的獎金被一再提高,竟然高達3百萬美元。激進團體還堅稱,追殺令依然有效,至今從未改口。
今天,《魔鬼詩篇》已成為言論自由的代名詞。不管是要討論後冷戰世界秩序、文明之衝突,還是要探討回教基本教義派的興起茁壯,都不能不提到《魔鬼詩篇》。
在「九一一」之前,也只有《魔鬼詩篇》事件,足以左右世人視聽,從此主觀認定,西方代表正義和理性,回教則等於恐怖主義。
對照此書的內容,這樣的簡單二分法真是諷刺至極。因為,此書所針砭的當代弊病之一,就是當我們遇到異文化時,往往出於無知,而加以妖魔化。
小說中的敘事者「我」不是別人,正是魔鬼。被恐怖份子劫持的噴射客機在空中爆炸,全機無人生還,除了兩個主角。他們是兩名早已失去信仰的回教徒,活活掉到英國海灘,從此展開各自的魔幻之旅。
其中一位吉百列,時夢時醒,夢中的他是天使吉百列,也就是《古蘭經》中傳達神諭的天使。夢中接受他天啟的,有一位是宣揚「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的先知,有一位是以信仰之名,號召暴力向西方宣戰的宗教領袖,還有一位,是宣稱可以分開阿拉伯海的少女。有一度,夢中的吉百列驚覺,從自己口中流洩出的,有些並非古蘭真言,卻是魔鬼篇。
另一位主角薩拉丁,空難生還後即容貌大變,頭上腳下長出羊角羊蹄,一如傳說中的魔鬼模樣。好不容易恢復人相,心中卻已滿懷仇恨。於是,他也說出連串的魔鬼詩篇。
作者的筆法虛虛實實,寫下這本詭趣橫生的小說,以兩名主角的蛻變與重生為主軸,探討我們所處的後現代世界以及人類心靈的人性與魔性。
萨尔曼·鲁西迪Sir Salman Rushdie爵士:1947年6月19日出生于印度孟买,中文名又译为萨尔曼·拉什迪,十四岁移居英国读书。其作品风格往往被归类为魔幻写实主义,作品显示出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
萨尔曼·鲁西迪爵士,印度裔英国作家,因1988年出版的小说《 撒旦诗篇》引起极大争议。萨尔曼本人从小不信仰宗教,被其父视为伊斯兰教的“逆子”。祖父是一位乌尔都语诗人,父亲则是剑桥大学商业系的毕业生。14岁时,他被送到英国的格拉比学校读书。1964年他的父亲搬到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居住。那时候正值印巴战争,鲁西迪继续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求学,攻读历史。 复杂的宗教、文化和社会背景,注定了他对“历史”、“政治”、“流亡”、“移民”、“混杂”、“文化翻译”、“边缘写作”等问题的热切关注。1981年,文学天赋不同凡响的他凭借第二部小说《午夜之子》获得了当年英...
萨尔曼·鲁西迪Sir Salman Rushdie爵士:1947年6月19日出生于印度孟买,中文名又译为萨尔曼·拉什迪,十四岁移居英国读书。其作品风格往往被归类为魔幻写实主义,作品显示出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
萨尔曼·鲁西迪爵士,印度裔英国作家,因1988年出版的小说《 撒旦诗篇》引起极大争议。萨尔曼本人从小不信仰宗教,被其父视为伊斯兰教的“逆子”。祖父是一位乌尔都语诗人,父亲则是剑桥大学商业系的毕业生。14岁时,他被送到英国的格拉比学校读书。1964年他的父亲搬到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居住。那时候正值印巴战争,鲁西迪继续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求学,攻读历史。 复杂的宗教、文化和社会背景,注定了他对“历史”、“政治”、“流亡”、“移民”、“混杂”、“文化翻译”、“边缘写作”等问题的热切关注。1981年,文学天赋不同凡响的他凭借第二部小说《午夜之子》获得了当年英国文坛最高奖项“布克奖”,却因作品触怒了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而被印度当局禁止在国内发行。此后,其小说《羞耻》又因中伤巴基斯坦前总统齐亚.哈克以及著名的布托家族,而导致该书不仅在巴基斯坦遭禁,他本人也被指控犯有诽谤罪。
·
閻紀宇
世界無窮願無盡,海天寥廓立多時。
普世價值,高山仰止;程序正義,景行行止。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長期從事跨領域翻譯與國際新聞報導、評論工作,現為《風傳媒》執行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