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施特劳斯

联合创作 · 2023-10-06 12:17

本书为纪念施特劳斯逝世五十周年而出。施特劳斯不仅是伟大的哲人,也是伟大的老师。他的学生,后来成为哲学教授的雅法在谈到他时动情地回忆:“每本大书都是一座宝岛,或者更具体地说,是一张宝岛的地图。但你得破译地图,去发现,去克服障碍,由此,与自然相仿的伟大艺术把头脑训练得配得上那份礼物。……扫罗在前往大马士革的途中遇到的震惊和转变,不及我遇到施特劳斯。”

为收录施特劳斯作为哲人和老师的思想行为与生活往事,芝加哥大学“施特劳斯中心”的格雷戈里和麦基芬采访了17位施特劳斯的学生。《追忆施特劳斯》即依据这17份录音整理稿翻译编纂而成。

在访谈中,这些学生从自己的个体经历出发,谈及和施特劳斯相处的点滴,比如他们为何选择施特劳斯、如何初识施特劳斯、施特劳斯的教学方式,访谈还涉及他们如何看待“施特劳斯学派”等问题,并由此展开对二十世纪美国哲人生活的讨论。正如访谈中所说:...

本书为纪念施特劳斯逝世五十周年而出。施特劳斯不仅是伟大的哲人,也是伟大的老师。他的学生,后来成为哲学教授的雅法在谈到他时动情地回忆:“每本大书都是一座宝岛,或者更具体地说,是一张宝岛的地图。但你得破译地图,去发现,去克服障碍,由此,与自然相仿的伟大艺术把头脑训练得配得上那份礼物。……扫罗在前往大马士革的途中遇到的震惊和转变,不及我遇到施特劳斯。”

为收录施特劳斯作为哲人和老师的思想行为与生活往事,芝加哥大学“施特劳斯中心”的格雷戈里和麦基芬采访了17位施特劳斯的学生。《追忆施特劳斯》即依据这17份录音整理稿翻译编纂而成。

在访谈中,这些学生从自己的个体经历出发,谈及和施特劳斯相处的点滴,比如他们为何选择施特劳斯、如何初识施特劳斯、施特劳斯的教学方式,访谈还涉及他们如何看待“施特劳斯学派”等问题,并由此展开对二十世纪美国哲人生活的讨论。正如访谈中所说:“让深受施特劳斯影响的人都说上几句,从各自的视角、经历,从他们对施特劳斯的理解,集结起来,可以看到,在二十世纪的美国,成为哲人意味着什么。”

编者张培均,1990年5月出生于浙江绍兴,本、硕、博均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文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