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数之恋 : 黎曼和数学中最大的

联合创作 · 2023-09-14 16:37

1859年8月,没什么名气的32岁数学家黎曼(Bernhard Riemann)向柏林科学院提交了一篇论文,题为“论小于一个给定值的素数的个数”。在这篇论文的中间部分,黎曼作了备注——一个猜测,一个 假设。他向那天被召集来审查论文的数学家们抛出的这个问题,结果在随后的年代里给无数的学者产生了近乎残酷的压力。时至今日,在经历了150年的认真研究 和极力探索后,这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这个假设成立还是不成立?已经越来越清楚,黎曼假设掌握着打开各种科学和数学研究之大门的钥匙,但它的解答仍诱人地悬在那里,正好让我们伸手够不着。依赖于素数特性的现代密码编制 术和破译术,其根基就在于这个假设。在1970年代的一系列非凡性进展中,显示出甚至原子物理学也以尚未被完全了解的方式与这个奇怪难题扯上了关系。在《素数之恋》中,极其明晰的数学阐释文字与行文优雅的传记和历史篇章交...

1859年8月,没什么名气的32岁数学家黎曼(Bernhard Riemann)向柏林科学院提交了一篇论文,题为“论小于一个给定值的素数的个数”。在这篇论文的中间部分,黎曼作了备注——一个猜测,一个 假设。他向那天被召集来审查论文的数学家们抛出的这个问题,结果在随后的年代里给无数的学者产生了近乎残酷的压力。时至今日,在经历了150年的认真研究 和极力探索后,这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这个假设成立还是不成立?已经越来越清楚,黎曼假设掌握着打开各种科学和数学研究之大门的钥匙,但它的解答仍诱人地悬在那里,正好让我们伸手够不着。依赖于素数特性的现代密码编制 术和破译术,其根基就在于这个假设。在1970年代的一系列非凡性进展中,显示出甚至原子物理学也以尚未被完全了解的方式与这个奇怪难题扯上了关系。在《素数之恋》中,极其明晰的数学阐释文字与行文优雅的传记和历史篇章交替出现,它对一个史诗般的数学之谜作了迷人而流畅的叙述,而这个谜还将继续挑战和 刺激着世人。

根据所受的教育,约翰·德比希尔(John Derbyshire)是一位数学家和语言学家;根据所从事的职业,他是一位系统分析师;而在业余时间,他是一位著名的作家。 他的成名作是《梦见柯立芝》(Seeing Calvin Coolidge in a Dream),这部l996年出版的小说大受人们欢迎,亚德利(Jonathan Yardley)在《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上对它赞赏有加,《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纽约客》(The New Yorker)、《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un Globe)等报刊也一致给予好评。他的作品还频繁出现在《国家评论》(National Review)和《新标准》(The New Criterion)杂志上...

根据所受的教育,约翰·德比希尔(John Derbyshire)是一位数学家和语言学家;根据所从事的职业,他是一位系统分析师;而在业余时间,他是一位著名的作家。 他的成名作是《梦见柯立芝》(Seeing Calvin Coolidge in a Dream),这部l996年出版的小说大受人们欢迎,亚德利(Jonathan Yardley)在《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上对它赞赏有加,《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纽约客》(The New Yorker)、《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un Globe)等报刊也一致给予好评。他的作品还频繁出现在《国家评论》(National Review)和《新标准》(The New Criterion)杂志上。 德比希尔在英国出生并成长.约20年前来到美国安家。他目前和妻子及两个孩子住在纽约的亨廷顿。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