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

联合创作 · 2023-10-03 23:58

《铁路》收入阿霍的中篇小说《铁路》《海尔曼老爷》以及短篇小说《当父亲买灯的时候》《表》《忠实》。《铁路》发表于1883年,取得很大的成功。火车在当时是一种新事物。阿霍通过农村一对老年夫妻第1次坐火车的故事,描绘了与现代文明隔绝、自给自足的芬兰农村生活,揭示了现代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冲突。《海尔曼老爷》发表于1884年,是阿霍的代表作之一。庄园主海尔曼因不满税收官的颟顸,在公众场合侮辱税收官,结果被告上法庭。海尔曼不得已要求和解,从而受到税收官的嘲讽和捉弄。阿霍以悲悯情怀描写芬兰乡村各阶层的人物,讽刺了芬兰的庄园主阶层。此外,作品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些微戏剧色彩,他善于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当父亲买灯时》揭示了与现代文明隔绝、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生活,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表》通过描写学徒马蒂买表、戴表、丢表等一系列故事,揭示了芬兰腐败的社会...

《铁路》收入阿霍的中篇小说《铁路》《海尔曼老爷》以及短篇小说《当父亲买灯的时候》《表》《忠实》。《铁路》发表于1883年,取得很大的成功。火车在当时是一种新事物。阿霍通过农村一对老年夫妻第1次坐火车的故事,描绘了与现代文明隔绝、自给自足的芬兰农村生活,揭示了现代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冲突。《海尔曼老爷》发表于1884年,是阿霍的代表作之一。庄园主海尔曼因不满税收官的颟顸,在公众场合侮辱税收官,结果被告上法庭。海尔曼不得已要求和解,从而受到税收官的嘲讽和捉弄。阿霍以悲悯情怀描写芬兰乡村各阶层的人物,讽刺了芬兰的庄园主阶层。此外,作品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些微戏剧色彩,他善于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当父亲买灯时》揭示了与现代文明隔绝、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生活,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表》通过描写学徒马蒂买表、戴表、丢表等一系列故事,揭示了芬兰腐败的社会风气。《忠实》通过描写一个有婚约在身的伪君子搭讪被拒,转而写信向未婚妻诉说忠贞的故事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虚伪。其中,阿霍着重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大量的人物独白勾勒出主人公矛盾纠结、虚伪的内心轨迹。

作者

尤哈尼·阿霍(Juhani Aho1861~1921),原名Johannes Brofeldt,芬兰文学家。生于芬兰东部萨伏省的一个牧师家庭。1880年进入赫尔辛基大学学习。1883年他创作了短篇小说《当父亲买灯的时候》,踏上了文坛。随后相继发表了小说《铁路》《牧师的女儿》《尤哈》等。他的作品大多数描写芬兰普通人的生活,被誉为“芬兰人民形象”的塑造者,先后12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译者

余志远(1935~)浙江鄞县人。资深翻译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1958年,作为我国第一批赴芬兰留学生,在赫尔辛基大学学习芬兰语言与文化。1960年回国,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并从事芬兰文学翻译。主要译作有《明娜·康特作品选》和《兔年》。《神圣的贫困》获鲁迅文学奖提名奖(文学翻译)。

浏览 1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