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第9版)

联合创作 · 2023-10-05 07:25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 规划教材修订说明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教材自1978年第1轮出版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几十年来,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以裘法祖、吴阶平、吴孟超、陈灏珠等院士为代表的我国几代德高望重、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1、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国内外著名院士、专家、医学家、教育家参与了本套教材的创建和每一轮教材的修订工作,使我国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教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精,不断丰富、完善与创新,形成了课程门类齐全、学科系统优化、内容衔接合理、结构体系科学的由规划教材、配套教材、网络增值服务、数字出版等组成的立体化教材格局。这套教材为我国千百万医学生的培养和成才提供了根本保障,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高水平、高素质的合格医学人才,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 规划教材修订说明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教材自1978年第1轮出版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几十年来,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以裘法祖、吴阶平、吴孟超、陈灏珠等院士为代表的我国几代德高望重、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1、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国内外著名院士、专家、医学家、教育家参与了本套教材的创建和每一轮教材的修订工作,使我国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教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精,不断丰富、完善与创新,形成了课程门类齐全、学科系统优化、内容衔接合理、结构体系科学的由规划教材、配套教材、网络增值服务、数字出版等组成的立体化教材格局。这套教材为我国千百万医学生的培养和成才提供了根本保障,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高水平、高素质的合格医学人才,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巨大贡献,并通过教材的创新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了我国高等医学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了我国医药学相关学科或领域的教材建设和教育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医药学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医药学教材建设和发展的道路,创建了中国特色医药学教育教材建设模式。老一辈医学教育家和科学家们亲切地称这套教材是中国医学教育的“干细胞”教材。

本套第九轮教材修订启动之时,正是我国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之际,更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全方位深入推进之时。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亲自批示“人才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第1资源,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对于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并着重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奋力推动建设健康中国。

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教材体现国家意志。人民卫生出版社紧紧抓住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以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全面启动为契机,以规划教材创新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服务于医改和教改。第九轮教材的修订原则,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努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发展以“5+3”模式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临床实践教学,切实落实好“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要求,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在全国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精神鼓舞下和老一辈医学家奉献精神的感召下,全国一大批临床教学、科研、医疗第1线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教授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的优秀传统,以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积极参与第九轮教材的修订和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医药卫生行业人才的需求,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成果,不断创新编写思路和编写模式,不断完善表达形式和内容,不断提升编写水平和质量,已逐渐将每一部教材打造成了学科精品教材,使第九轮全套教材更加成熟、完善和科学,从而构建了适合以“5+3”为主体的医学教育综合改革需要、满足卓越临床医师培养需求的教材体系和优化、系统、科学、经典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主 审 简 介

吴孟超

男,1922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吴孟超院士为中国肝脏外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翻译出版第1部中文版《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出第1具完整的肝脏血管铸型标本;创造了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成功完成世界第1例中肝叶切除术;切除迄今为止世界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为仅4个月的女婴切除肝母细胞瘤,创造了世界之。

1996年,吴孟超院士创建了我国第1所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建院以来,先后培养博士生导师16名,硕士生导师3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18人次成为“国家杰出青年”、“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73首席科学家”、总后“伯乐奖”、总后“科技金星”、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科技启明星”等。吴孟超院士率领团队先后获...

主 审 简 介

吴孟超

男,1922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吴孟超院士为中国肝脏外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翻译出版第1部中文版《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出第1具完整的肝脏血管铸型标本;创造了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成功完成世界第1例中肝叶切除术;切除迄今为止世界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为仅4个月的女婴切除肝母细胞瘤,创造了世界之。

1996年,吴孟超院士创建了我国第1所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建院以来,先后培养博士生导师16名,硕士生导师3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18人次成为“国家杰出青年”、“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73首席科学家”、总后“伯乐奖”、总后“科技金星”、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科技启明星”等。吴孟超院士率领团队先后获得国家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医疗成果一、二等奖31项。他本人还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2项,陈嘉庚医学奖1项。1996年被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2006年荣获国家高科学技术奖。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主编专著21部。

吴在德

男,1927年12月出生于浙江杭州。1955年毕业于中南同济医学系。曾任中德医学协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和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副会长、武汉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同济医科大学校长,同济医科大学腹部外科研究室副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器官移植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副会长、《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名誉总编辑和分担10余种学术杂志的常务编委和编委。

吴在德教授为我国先(1958年)尝试开展狗肝移植和早(1977年)开展临床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者之一。2004年获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杰出成就金质奖章;2007年获德中医医学协会宝隆奖章。曾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甲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主编高水平专著《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面向21世纪教材《外科学》(第5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6版)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7版)等7本,副主编1本。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

吴肇汉

男,1938年1月出生于湖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普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及中华外科学会临床营养支持学组组长。曾任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普外科及外科教研室主任,上海市临床营养研究中心主任。

从事外科临床及教学工作50年,专长于消化外科和外科营养的研究。发表论文200余篇。担任卫生部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七版)主编(双主编之一)。主编专著有《实用临床营养治疗学》(2001年)、《临床外科学》(2000年)及《实用外科学》(第4版,2017年)等。“短肠综合征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鉴于在临床营养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已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中华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授予了终身成就奖(2009年)。

主 编 简 介

陈孝平

男,1953年出生于安徽省阜南县。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肝脏外科中心主任,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器官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卫生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亚太腹腔镜肝切除推广与发展专家委员会主席,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主席,亚太肝癌协会常委,美国外科学会Honorary Fellowship,美国外科学院Fellowship,国际外科组织(ISG)成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兼肝脏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和器官移植分会副会长;任国家973项目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

从事外科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在教学方面敢于而且善于进行改革和创新,曾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历任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5年制《外科学》第5版编委兼编写秘书,第8版、第9版主编;7年制《外科学》教材第1版主编;7、8年制《外科学》教材第1、2、3版主编,主编辅助教材和著作22部。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被评为全国医德标兵,2017年获得“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汪建平

男,1954年9月出生,江西婺源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保健委员会特聘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首任院长。现任中华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名誉组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首席专家。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院士(FRCS)、美国外科医师学院院士(FACS)、日本消化器外科学会会员、亚太地区肠造口康复治疗协会中国区主席。《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2015年版、2017年版)专家组组长、全国五年制临床医学规划教材《外科学》第7版(2010)副主编、第8版(2014)第二主编,《中华结直肠肛门外科学》主编等。《中华胃肠外科杂志》、Gastroenterology Report总编辑。

从事临床工作四十年,一直坚持在临床第1线查房、教学、会诊、手术,专业领域为普通外科,对消化道外科,尤其对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治有较深入的研究。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SCI文章30余篇,主持多个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结果曾两次被选为美国临床肿瘤年会(ASCO)口头报告,并被《临床肿瘤学》(JCO)等杂志录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

赵继宗

男,1945年10出生于北京,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外科医学院荣誉院士。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89—1990年美国MD Anderson医院访问学者。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院长、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教授、主任医师,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四、五届主任委员,中国脑卒中学会会长,世界神经外科联盟执委,Dandy神经外科学会中国分会主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英文)》主编。

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与临床基础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将神经外科手术从脑解剖结构保护提升到脑功能保护,整合临床神经科学,展开脑科学研究,推动我国神经外科学达到国际水准。主编《颅脑肿瘤外科学》、《血管神经外科学》和《微创神经外科学》等专著13部。主持制定了我国《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3项,北京市和中华医学科技1等奖2项。

副主编简介

秦新裕

男,1953年4月出生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复旦大学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1975年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81年上海医科大学外科硕士研究生毕业,1988年英国伦敦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目前是美国外科学院会员(FACS)、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胃肠外科学组组长,上海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普外科分会会长。

主要研究方向胃肠道肿瘤的诊治。主持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基金,发表科技论文350余篇,主编著作5本,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次和三等奖2次。

刘玉村

男,汉族,1960年6月出生,天津市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1983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后,留北京医科大学第1医院工作。1990年至1992年,国家教委公派赴丹麦国家医院进修。2006年至2016年任北京大学第1医院院长。2016年4月起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2017年7月至今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

曾作为副主编参编《外科学》《外科手术学》等教材,担任《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医学教育杂志》副总编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副总编辑、《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副主编。

张英泽

男,1953年6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主任委员、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所长、河北省创伤急救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副会长、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会长、《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杂志》、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中文版)总编。

从事骨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40余年,获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院长等荣誉称号。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以通讯作者或第1作者发表SCI论文120余篇(单篇高IF 17.686)。主编、主译学术专著23部。

孙颖浩

男,1961年5月出生,山东乳山人。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海军军医大学校长和全军前列腺疾病研究所所长,任亚洲泌尿外科学会前任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全军泌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等。创办Asian Journal of Urology,担任《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主编。

从事临床与科研工作35余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项。主持“973”、国家杰青等科研项目26项。主编出版《机器人泌尿外科手术学》等专著19部,发表论文160余篇。获国际抗癌协会“Alexander Savchuk肿瘤研究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何梁何利基金会医学与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项荣誉。

李宗芳

男,1964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扶风县。二级教授、博导,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肿瘤病院院长,陕西省肝脾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际肝胆胰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委员及脾脏与门静脉高压症学组副组长等。

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23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1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五届“中国医师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国家人选、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省“三秦人才”创新团队带头人。历任全国高等学校多部规划教材主编、副主编。

浏览 1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