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所有明日的聚会

联合创作 · 2023-10-05 14:53

谨以这本书献给曾经有过,或正在拥有一个义无反顾二十余岁的我们。

献给纽约,献给摇滚乐,献给无畏滚动的青春,以及所有明日的聚会。

二十四岁的台湾资深摇滚乐迷陈德政独自来到摇滚乐的首都纽约,磨砺多年,留给我们一部近年来华文世界最具现场感的摇滚书写。

书中四十个篇章如同四十首歌,是四十段难忘旅程的原声带:由音乐伴随的成长碰撞、对旧日的眷恋、梦想成真的喜悦、与陌生人交会的微光,那些三十岁前放下的东西与迎来的东西。燃烧的夜晚沸腾了血液,熟悉的前奏撼动着耳膜,他将那些与心跳同步的神奇时刻记录下来,成为永恒。

如果活在罗马时代,我得住在罗马,还会是哪呢?而纽约,就是现在的罗马。

——约翰•列侬

为什么是纽约?

那股声音对我说,如果我想遇见美丽的人物与深邃的历史,我必须去纽约。如果我想在青春成为乡愁之前将它保存在一个真空的盒子里,永远记住当初的模样,我必须去纽约。如...

谨以这本书献给曾经有过,或正在拥有一个义无反顾二十余岁的我们。

献给纽约,献给摇滚乐,献给无畏滚动的青春,以及所有明日的聚会。

二十四岁的台湾资深摇滚乐迷陈德政独自来到摇滚乐的首都纽约,磨砺多年,留给我们一部近年来华文世界最具现场感的摇滚书写。

书中四十个篇章如同四十首歌,是四十段难忘旅程的原声带:由音乐伴随的成长碰撞、对旧日的眷恋、梦想成真的喜悦、与陌生人交会的微光,那些三十岁前放下的东西与迎来的东西。燃烧的夜晚沸腾了血液,熟悉的前奏撼动着耳膜,他将那些与心跳同步的神奇时刻记录下来,成为永恒。

如果活在罗马时代,我得住在罗马,还会是哪呢?而纽约,就是现在的罗马。

——约翰•列侬

为什么是纽约?

那股声音对我说,如果我想遇见美丽的人物与深邃的历史,我必须去纽约。如果我想在青春成为乡愁之前将它保存在一个真空的盒子里,永远记住当初的模样,我必须去纽约。如果我想让二十余岁的最后几年尽情燃烧,体验生命的极限与荒芜,感受狂喜的温度也看见寂寞的颜色,我必须去纽约。

因为纽约就是摇滚乐的首都。

——陈德政

陈德政,一九七八年冬,生于台南,政大广电系毕业。

高中时期接触英伦摇滚乐,立定去伦敦留学的志向。退伍后到纽约旅行,在那听见更深沉的呼唤,接收到绝对契合的频率,人生转了大弯,决定到New School攻读媒体研究硕士,在布鲁克林的公寓一住好多年。

也是从那时起,开始书写博客 “音速青春”,分享纽约的所见所闻——场馆内的乐声,街头巧遇的人物,过去发生的历史,许许多多正在感受的当下。

年轻时组过乐团、主持广播节目、也在唱片行打工,大学时拍过台湾乐团浊水溪公社的纪录片《烂头壳》。三十岁后深切地体悟到,自己最会做的事情,仍是写作。题材以音乐、电影、旅行为主,以本名或代号pulp发表在各式刊物上。

返台后持续耕耘博客,一写十年,累积超过一百万字、五百万浏览人次,是往后一切美好事物的开端,包括这本《给所有明日的聚会》——他的第一本书,主题正是纽约,他的文化启蒙、自...

陈德政,一九七八年冬,生于台南,政大广电系毕业。

高中时期接触英伦摇滚乐,立定去伦敦留学的志向。退伍后到纽约旅行,在那听见更深沉的呼唤,接收到绝对契合的频率,人生转了大弯,决定到New School攻读媒体研究硕士,在布鲁克林的公寓一住好多年。

也是从那时起,开始书写博客 “音速青春”,分享纽约的所见所闻——场馆内的乐声,街头巧遇的人物,过去发生的历史,许许多多正在感受的当下。

年轻时组过乐团、主持广播节目、也在唱片行打工,大学时拍过台湾乐团浊水溪公社的纪录片《烂头壳》。三十岁后深切地体悟到,自己最会做的事情,仍是写作。题材以音乐、电影、旅行为主,以本名或代号pulp发表在各式刊物上。

返台后持续耕耘博客,一写十年,累积超过一百万字、五百万浏览人次,是往后一切美好事物的开端,包括这本《给所有明日的聚会》——他的第一本书,主题正是纽约,他的文化启蒙、自我认知的起点,心底那座永远的故乡。

二〇一四年在台湾出版第二本散文集《在远方相遇》,期许自己能持之以恒,用文字触动他人,在转瞬而逝的生命中,替自己,也替世界留下一点什么。

你可以在这几个地方找到他:

pulp.bluecircus.net

weibo.com/sonicpulp

instagram.com/sonicpulp。

浏览 1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