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大学史学研究生系列教材》尝试以学术理念和方法,处理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史料学教材的书写。在充分借鉴学界成果经验的基础上,从历史认识的过去性和史料概念的开放性等特质出发,重新认识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即史料学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方法论:史料的查找、整理、解读、考订和运用的原则方法以及各种目录、索引的大量补充,说明史料学在历史研究中的实用性。而通论性史料的强调和史料价值层级等第的新划分,应因了当前中国史学研究过分。“碎片化”和跨学科化的挑战,改变以往史料学书写与历史研究关系中的消、滞后状态,体现了其理论上应具的主动性和前沿性。在重视并及时补充新出的传统载体史料种类(档案、报纸、期刊、日记、函电、文集、方志、笔记、野史等)的前提下,新增了电子化、数据库史料;突出了因研究新法引入牵动而从前被低估的社会调查、考察报告、回忆口...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大学史学研究生系列教材》尝试以学术理念和方法,处理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史料学教材的书写。在充分借鉴学界成果经验的基础上,从历史认识的过去性和史料概念的开放性等特质出发,重新认识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即史料学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方法论:史料的查找、整理、解读、考订和运用的原则方法以及各种目录、索引的大量补充,说明史料学在历史研究中的实用性。而通论性史料的强调和史料价值层级等第的新划分,应因了当前中国史学研究过分。“碎片化”和跨学科化的挑战,改变以往史料学书写与历史研究关系中的消、滞后状态,体现了其理论上应具的主动性和前沿性。在重视并及时补充新出的传统载体史料种类(档案、报纸、期刊、日记、函电、文集、方志、笔记、野史等)的前提下,新增了电子化、数据库史料;突出了因研究新法引入牵动而从前被低估的社会调查、考察报告、回忆口述、丛书、类书等史料的介绍和价值;措意史料要籍介绍的典型化、系统条理化、分布合理化。这些均展现了史料学内容体例上书写的前瞻性。《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大学史学研究生系列教材》在目前同类教材体系中,具有全面性、实用性、原创性、前沿性、特点和优点。可供中国近现代史硕、博士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以及有一定程度的史学爱好者使用和阅读。
曹天忠,男,广西博白人,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在广西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读书或访学,获中山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学位。在《近代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集刊》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