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語響,文字留痕 : 當代語言學
趙元任/ 李方桂/ 周法高/ 張琨/ 王士元/ 丁邦新
—中國語言學群星閃耀,一個多麼教人興奮的時代—
「我把見到的、聽到的,點點滴滴記下;翻閱這些札記,溫故而更憶故,教人思念。」
來跟大師們一起坐車、吃飯、閒聊,細味生活情懷 窺見象牙塔之外的學人側影,片羽吉光……
二十世紀初,是中國語言學開墾的年代,由趙元任、李方桂二位先生帶領;世紀中以後,人才輩出,周法高、張琨、王士元、丁邦新等諸位先生,各領風騷。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自六十年代開始,張洪年教授有緣結識多位大師,或問學,或共事,在不同場合之中聽見諸位先生說話的聲音,看見他們在學者身份以外的行止與身影。
如今,他把一些印象深刻的故事記下,趣事逸聞,文字留痕;後來者可以從這些小故事中,想見其人,想像那個年代應該是一個多麼教人興奮的時代。
張洪年,江蘇鎮江人,1946年生於上海,翌年移居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學士、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師從張琨教授,研究敦煌變文。1974年任教柏克萊,2000年榮休。後轉香港科技大學執教,2004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講座教授,2010年榮休。
張教授的研究興趣廣泛,論文所析遍及語言、文學、語文教學等方面,尤精於分析粵語語法、音韻、詞彙的共時特點與歷時演變,對古代漢語的音韻、語法也多所探究。他的著作包括《香港粵語:二百年滄桑探索》(2021)、《一切從語言開始》(2017)、A Practical Chinese Grammar(1994)等,其中《香港粵語語法的研究》(1972年初版,2007年增訂版)對粵語語言學發展影響尤深。
自1980年代起,張教授先後主編CHINOPERL: Journal of Chinese Oral ...
張洪年,江蘇鎮江人,1946年生於上海,翌年移居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學士、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師從張琨教授,研究敦煌變文。1974年任教柏克萊,2000年榮休。後轉香港科技大學執教,2004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講座教授,2010年榮休。
張教授的研究興趣廣泛,論文所析遍及語言、文學、語文教學等方面,尤精於分析粵語語法、音韻、詞彙的共時特點與歷時演變,對古代漢語的音韻、語法也多所探究。他的著作包括《香港粵語:二百年滄桑探索》(2021)、《一切從語言開始》(2017)、A Practical Chinese Grammar(1994)等,其中《香港粵語語法的研究》(1972年初版,2007年增訂版)對粵語語言學發展影響尤深。
自1980年代起,張教授先後主編CHINOPERL: Journal of Chinese Oral and Performing Literature、《中國語言學集刊》、《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中國文學學報》等學術期刊,並曾任加州中文教師協會會長、國際中國語言學會會長、紀念李方桂先生中國語言學研究學會董事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