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在何處?
民眾在何處?
民眾的身體如何以劇場的美學形式,為自己發聲?
當時,觀眾真的站起來了。
那一夜,多位劇場實踐者將以身體行動作為對話的方法,呈現深具特色的表演形態,表達他們關注的議題。進入論述的脈絡,走上抵抗的現場,承接起表演的工作——他們的表演,是一系列對話的序言,也是三十年來,民眾劇場生命的證言。
「民眾劇場」,屬於人民、由人民創作、為人民發聲的劇場,在歷史上以不同的形式出現。
民眾劇場,在雅加達、馬尼拉、曼谷、新加坡、吉隆坡、香港、東京、釜山、馬普托、北京、上海、花蓮、台中、台北等亞際社會跨地串聯,各地的劇場工作者與研究者透過各自的書寫和影像,讓我們看見民眾以承載歷史衝突與經驗感受的身體美學,尋找表達的形式與管道,續行思考與創作的工作。
「民眾劇場」是一場革命的預演
本書回顧與反思近半世紀以來直至今日的亞際社會民眾劇場,勾勒出劇場地圖,這麼做不是為...
民眾在何處?
民眾的身體如何以劇場的美學形式,為自己發聲?
當時,觀眾真的站起來了。
那一夜,多位劇場實踐者將以身體行動作為對話的方法,呈現深具特色的表演形態,表達他們關注的議題。進入論述的脈絡,走上抵抗的現場,承接起表演的工作——他們的表演,是一系列對話的序言,也是三十年來,民眾劇場生命的證言。
「民眾劇場」,屬於人民、由人民創作、為人民發聲的劇場,在歷史上以不同的形式出現。
民眾劇場,在雅加達、馬尼拉、曼谷、新加坡、吉隆坡、香港、東京、釜山、馬普托、北京、上海、花蓮、台中、台北等亞際社會跨地串聯,各地的劇場工作者與研究者透過各自的書寫和影像,讓我們看見民眾以承載歷史衝突與經驗感受的身體美學,尋找表達的形式與管道,續行思考與創作的工作。
「民眾劇場」是一場革命的預演
本書回顧與反思近半世紀以來直至今日的亞際社會民眾劇場,勾勒出劇場地圖,這麼做不是為了建立博物館或是紀念碑,而是要讓所有讀者,包括未來的讀者,理解從威權政體到改革開放的新自由主義社會裡,不同社會角落及歷史脈絡的劇場工作者,如何面對各自存在的難題,打開一個又一個的劇場空間!
▍本書收錄的民眾劇場實踐者(依文章序)
菲律賓教育劇場協會(馬尼拉)、維吉.圖庫爾(Wiji Thukul)(梭羅)、墓地劇團(雅加達)、油甘子劇團(清佬/曼谷)、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香港)、野戰之月(東京)、王墨林(台灣)、差事劇團(台灣)、冉而山劇場(花蓮)、南洋姊妹劇團(台灣)、石岡媽媽劇團(台中石岡)、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台灣)、戲劇遊樂場SHIIM(釜山)、草台班(上海)、柳春春劇社(台北)、家劇場(莫三比克)
本書特色
1. 跨出台灣、東亞的地域限制,結合亞際社會與第三世界社會的脈絡,領略與民俗文化和社群傳統交織而生的劇場工作方法,針對民眾劇場實踐推進工作。
2. 聚焦於描繪特定歷史時期的網絡關係,探討這些異質地區的劇團的合作和交往是如何發生?這些互動如何影響了不同政治體轉型中民眾劇場組織的特質和形式?
3. 在回望劇團們的延續與發展之外,也包含新劇團與老劇團之間的突變或隔閡。
名人推薦
姚立群/牯嶺街小劇場、身體氣象館館長
陳界仁/藝術家
郭力昕/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
陳信行/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
周慧玲/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教
許仁豪/國立中山大學戲劇藝術學系副教授
石婉舜/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副教授
賴淑雅/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負責人
專文推薦
「這是一本以身體動能驅動我們批判思考為前提的冊集,它的重量體現在我們如何進行『觀看即參與、觀眾即演員』的祈使問句中,以及不斷出現的抵抗、政治、受壓迫者與對話字串,所隱約發出的呢喃聲響。要言之,這是一本拒絕沉默以對的冊集,在案頭嗡嗡作響。」——林欣怡(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作者簡介
Glecy Cruz Atienza
菲律賓大學迪里曼分校人文學院專任教授
Muhammad Febriansyah
馬來西亞理科大學(檳城)社會科學系講師
安筱霏(Ratu Selvi Agnesia)
雅加達年輕女性劇場研究者
丁東(Dindon W. S.)
「墓地劇團」總監
Richard Barber
博士、劇場工作者、獨立學者
Robin Weichert
東京法政大學教師
區秀詒
「數位荒原」特約作者、吉隆坡「亞答屋84號圖書館」(Rumah Attap Library and Collective)共同創辦人
韓嘉玲
歷史研究工作者、農村教育研究者與行動者
王墨林
劇場導演、行為藝術表演者、文化批評者
鍾喬
劇作家、導演、詩人
阿道.巴辣夫.冉而山
冉而山劇團團長、導演
夏曉鵑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教授
李秀珣
民眾(社區)戲...
作者簡介
Glecy Cruz Atienza
菲律賓大學迪里曼分校人文學院專任教授
Muhammad Febriansyah
馬來西亞理科大學(檳城)社會科學系講師
安筱霏(Ratu Selvi Agnesia)
雅加達年輕女性劇場研究者
丁東(Dindon W. S.)
「墓地劇團」總監
Richard Barber
博士、劇場工作者、獨立學者
Robin Weichert
東京法政大學教師
區秀詒
「數位荒原」特約作者、吉隆坡「亞答屋84號圖書館」(Rumah Attap Library and Collective)共同創辦人
韓嘉玲
歷史研究工作者、農村教育研究者與行動者
王墨林
劇場導演、行為藝術表演者、文化批評者
鍾喬
劇作家、導演、詩人
阿道.巴辣夫.冉而山
冉而山劇團團長、導演
夏曉鵑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教授
李秀珣
民眾(社區)戲劇工作者、家庭照顧者
吳思鋒
劇評人、澳門《劇場.閱讀》季刊副主編
白大鉉
「SHIIM」的製作人、演員
洪承伊
韓國釜山劇團「劇場外」的表演者
趙川
作家、劇場編導、藝術評論及活動策畫人、民間戲劇團體「草台班」共同創建和主持者
王楚禹
當代藝術家、行為藝術家、策展人
劉馨鴻
2015年後玉泉特訓主要參與者
Assane Alberto Cassimo
「家劇場」(Teatro em Casa)協會的統籌和創始成員
郭亮廷
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藝評人及譯者
主編簡介
李齊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生。國立交通大學(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民眾在何處?——亞際社會民眾劇場工作坊」(2018年12月)統籌。因為好奇而來到台灣,亦經歷意外的旅程,持續進行的工作關注小劇場實踐者的生命歷程,移動與治理技術,以及近半世紀以來台海兩側的政治-經濟轉折,並為不同國家/地區的獨立媒體和研究機構撰寫文章和評論。
雷智宇(Zikri Rahman)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研究生,與多個即時平台合作,是一位作家、獨立研究者、譯者和播客製作人,並一直透過「街頭書坊」(Buku Jalanan)與不同的教育和文化行動團體進行各類社會-政治計畫的合作。他隸屬於「人民歷史中心」(Pusat Sejarah Rakyat),一個專注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人民歷史的獨立檔案研究中心,也是「文學之城」(LiteraCity)計畫的發起人,這個計畫致力於建構吉隆坡市的文學和文化地圖。
劉紀蕙
美國伊利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主任、亞際文化研究國際學位學程教授、台聯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暨亞際文化研究國際學程主任。專長:精神分析與批判理論、當代歐陸政治思想、東亞現代性、邊界政治、內部殖民與知識解殖、不平等公民、藝術介入。
攝影者簡介
許斌
紀實攝影者。三十多年來,他記錄解嚴後台灣各種現象,以及現代劇場的幕後、幕前。
開幕之夜策展人
姚立群
劇場製作人、導演。現任牯嶺街小劇場館長、身體氣象館負責人。
譯者簡介
李丁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黃雋浩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亞際文化研究碩士生
吳庭寬
文化工作者
胡明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劉岩
文字與影像作者,研究者,翻譯者
白真松
國立清華大學亞際文化研究碩士生
延光錫
中國浙江海洋大學中文系教師
葉寶儀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