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刻刻

联合创作 · 2023-10-05 04:04

要说清楚这本书的来龙去脉实在是有点绕,它跟电影《时时刻刻》有何关系呢?

先说电影《时时刻刻》,该电影根据美国杰出作家迈克尔·坎宁安1998年的同名小说改编,该小说获得次年的普利策奖。小说围绕《Mrs.Dalloway(一般被译为“达洛维夫人”)》作者伍尔芙,讲述三个女人一天中的时时刻刻:伍尔芙在严重的神经衰弱影响下创作《达洛维夫人》;纽约女编辑克拉丽莎,绰号即“达洛维夫人”,命运和小说中的达洛维夫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怀孕的中年主妇劳拉·布朗是《达洛维夫人》的读者,为生活的烦闷所包围。小说叙事手法别出心裁,思想内涵深刻,被好莱坞搬上银幕,经由妮可·基德曼、梅丽尔·斯特里普、茱丽安·摩尔激情演绎后立即凭借卓越的艺术表现,荣膺全美评委会大奖第60届金球奖最佳影片,第75届奥斯卡将9项提名。

而本书就是那本深具魔力的小说《Mrs.Dalloway》的中...

要说清楚这本书的来龙去脉实在是有点绕,它跟电影《时时刻刻》有何关系呢?

先说电影《时时刻刻》,该电影根据美国杰出作家迈克尔·坎宁安1998年的同名小说改编,该小说获得次年的普利策奖。小说围绕《Mrs.Dalloway(一般被译为“达洛维夫人”)》作者伍尔芙,讲述三个女人一天中的时时刻刻:伍尔芙在严重的神经衰弱影响下创作《达洛维夫人》;纽约女编辑克拉丽莎,绰号即“达洛维夫人”,命运和小说中的达洛维夫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怀孕的中年主妇劳拉·布朗是《达洛维夫人》的读者,为生活的烦闷所包围。小说叙事手法别出心裁,思想内涵深刻,被好莱坞搬上银幕,经由妮可·基德曼、梅丽尔·斯特里普、茱丽安·摩尔激情演绎后立即凭借卓越的艺术表现,荣膺全美评委会大奖第60届金球奖最佳影片,第75届奥斯卡将9项提名。

而本书就是那本深具魔力的小说《Mrs.Dalloway》的中文翻译版!书名没有按常规译为“达洛维夫人”,而起名为《时时刻刻》!尽管出版社有借机炒作的嫌疑,我们也可以认为是对对维吉尼亚·伍尔芙的又一次致敬吧。

“《时时刻刻》证明了电影是一种艺术。”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本年度最重要的电影,会是奥斯卡的大赢家。” -《早安美国》

“斯蒂芬·戴得利和戴维·黑尔的电影描述了三个不同时代的女人的一天。一日复一日,时时刻刻都进行的生命得到应有的赞颂。电影可以设定是在1921年,或者1951年,或者2001年,但这主题永远都生动而迫切。”

-《新闻周刊》

“美丽的演出,极度关注生活的导演,《时时刻刻》从开始到结束,都紧紧抓住你的心,让你的眼睛须臾不离银幕,这是一件艺术品。”

-拉里·金

我认为这部电影应该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

-梅丽尔·斯特里普

内容简介:

《时时刻刻》(又译《达洛维夫人》)是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芙的一部代表性小说。小说中以一天的活动为框架,展现了女主人公的一生事情、她的性格与命运、她的亲人和朋友、她与上流社会的丈夫达路维及平民情人皮特的三角关系等等——小说中有人际间的恩恩怨怨,有对青春少女的美好的描述、同性恋、自杀,有老年来临的种种恐慌,有对权贵的嘲讽和对社会名流的丑恶揭露,有对战争罪行的控诉,有对强国侵略弱国的抨击,有对下层民众艰难生活的同情,有对女权的呼吁;生与死、灵与肉、爱与恨、金钱与名誉、外在与内心、理智与情感、出世与媚俗……小说内容跌宕多姿,令人读得惊心动魄。

  维吉尼亚·伍尔芙在世界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她是“作家中的作家”,维吉尼亚·伍尔芙与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爱尔兰的乔伊斯一起,共同开创了意识流文学流派,是意识流的代表作家之一。

  维吉尼亚·伍尔芙天资卓绝,她忍受着精神疾病的折磨,极为勤奋地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对于她的作品,历来有许多争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今日西方对研究者越来越多、评价越来越高,比较公认的是,她的作品“变得越来越成为她的时代、她的精神世界和现代艺术思想的精髓”。

弗吉尼亚·伍尔夫 (Virginia Woolf,1882.1.25-1941.3.28) 是一位英国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夫是伦敦文学界的一个象征。出生于伦敦的伍尔夫是在家中接受教育的,在结婚以前,她的名字是艾德琳·弗吉尼亚·斯蒂芬(Adeline Virginia Stephen)。在1895年,她的母亲去世之后,她也遭遇了第一次的精神崩溃。后来她在自传《片刻的存在》(Momens of Being)中道出她和姐姐瓦内萨·贝尔(Vanessa Bell)曾遭受其后母儿子(无血缘关系)乔治和杰瑞德·杜克沃斯(Gerald Duckworth)的性侵犯。在1904年她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编辑和文学批评家)去世之后,她和瓦内萨迁居到了布卢姆斯伯里(BloomsBury)。

她在1905年开...

弗吉尼亚·伍尔夫 (Virginia Woolf,1882.1.25-1941.3.28) 是一位英国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夫是伦敦文学界的一个象征。出生于伦敦的伍尔夫是在家中接受教育的,在结婚以前,她的名字是艾德琳·弗吉尼亚·斯蒂芬(Adeline Virginia Stephen)。在1895年,她的母亲去世之后,她也遭遇了第一次的精神崩溃。后来她在自传《片刻的存在》(Momens of Being)中道出她和姐姐瓦内萨·贝尔(Vanessa Bell)曾遭受其后母儿子(无血缘关系)乔治和杰瑞德·杜克沃斯(Gerald Duckworth)的性侵犯。在1904年她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编辑和文学批评家)去世之后,她和瓦内萨迁居到了布卢姆斯伯里(BloomsBury)。

她在1905年开始以写作作为职业。刚开始是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写作。在1912年她和雷纳德·伍尔夫结婚,她丈夫是一位公务员、政治理论家。她的第一部小说《The Voyage Out》在1915年出版。

普遍认为伍尔夫是引导现代主义潮流的先锋;她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和同时也是现代主义者。她大大地革新了英语语言。她在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去描绘在人们心底里的潜意识。有人在一篇评论里讲到她将英语“朝着光明的方向推进了一小步”。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创造性至今仍然产生很大的影响。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