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 : 谭嗣同思

联合创作 · 2023-09-17 06:54

【内容简介】

谭嗣同是一位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思想家,他短暂的一生中充满了光辉的事迹,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谭嗣同生活在19世纪最后四十年,恰逢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巨变。谭嗣同深切地感受着传统秩序瓦解、传统文化价值崩溃给中国人带来的震撼、混乱和空虚,而他本人无疑也加速了旧秩序的动摇和崩溃。

本书回顾谭嗣同的经历和作品,勾画出其思想发展和心路历程,探讨作为知识分子的谭嗣同如何回应时代的刺激和生命的感受。其独特的精神以不同面貌在20世纪的一些重要思潮里出现,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中产生回响。

他的思想挣扎固然有其独特的形式,但是这挣扎本身也透露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所共同面临的文化危机。事实上谁又能说这些文化危机在今天已经完全消解?

——张灏

···

【编辑推荐】

1、本书是对张灏代表作《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延续和补充,首次对谭嗣同短暂而光彩的一生做了全面...

【内容简介】

谭嗣同是一位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思想家,他短暂的一生中充满了光辉的事迹,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谭嗣同生活在19世纪最后四十年,恰逢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巨变。谭嗣同深切地感受着传统秩序瓦解、传统文化价值崩溃给中国人带来的震撼、混乱和空虚,而他本人无疑也加速了旧秩序的动摇和崩溃。

本书回顾谭嗣同的经历和作品,勾画出其思想发展和心路历程,探讨作为知识分子的谭嗣同如何回应时代的刺激和生命的感受。其独特的精神以不同面貌在20世纪的一些重要思潮里出现,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中产生回响。

他的思想挣扎固然有其独特的形式,但是这挣扎本身也透露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所共同面临的文化危机。事实上谁又能说这些文化危机在今天已经完全消解?

——张灏

···

【编辑推荐】

1、本书是对张灏代表作《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延续和补充,首次对谭嗣同短暂而光彩的一生做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作者认为,学界以“民族主义”“现代化”等分析模式来理解谭嗣同,并不能窥见其思想全貌。本书将谭嗣同的思想观念放在当时的时代脉络中去看,作者从观念层次和情感层次两方面着手,首度还原谭嗣同的精神全貌和内心世界。

2、谭嗣同在清末民初的中国知识分子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他虽很少介入当时的思想文化辩论,但他在戊戌死难时表现出的烈士精神,间接促使清末关于革命与改革之争的思想论战爆发,对中国社会的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深层影响。

3、经典著作,精装升级。附录中新增张灏《政教一元还是政教二元?——传统儒家思想中的政教关系》《重访轴心时代的思想突破——从史华慈教授的超越观念谈起》《转型时代中国乌托邦主义的兴起》三篇文章,《张灏:“人最大的敌人是人自己”》一篇访谈。

···

【学者、媒体推荐】

张灏先生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细微而复杂,深刻继承了史华慈先生的传统……通过与张灏先生的接触,我就不仅找到了家法,而且还从他那里获得了一种人格的品质,那就是中国传统读书人的儒雅。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张灏是台湾著名学者、思想家、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殷海光的学生,殷海光先生自称为“五四之子”,自觉地担当五四之精神,而作为“殷门弟子”的张灏便从殷海光的“师范”中承接了五四精神的火种——以民族、国家之命运为终极关怀。

——蒋贤斌,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虽然张灏极少回大陆讲学,但他的“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低调的民主观与高调的民主观” 等思想,近年却成为大陆知识分子的“通识”——用一名西方学者的话来说,这种渗透式的影响使得张灏这个名字成为一个“传奇”。

——《南风窗》

张灏,1937年生,原籍安徽省滁县。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哈佛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曾长期担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现为台北“中研院”院士。主要著作有《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 求秩序与意义》《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的分析》《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张灏自选集》《时代的探索》,他还是《剑桥中国史》晚清部分的撰稿人之一。其研究领域为中国思想史,特别是近代思想史。

浏览 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