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与渐 : 中国思想中觉悟的不同
“觉悟——解脱”,是一个次第分明的渐修过程,还是自性的直接证入,一了顿了?佛性为本有,还是始有?成佛被视为本性的回归,还是历经万劫后的功德圆满?是悟后修,还是修后悟?等等。这些传统中国佛教中纠缠千百年有问题,可归结为佛教哲学界的一组重要概念——顿与渐。或许,对于真正的学佛者来说,只有径直修行,不存在这些观念上的困扰。但对学术研究而言,通过哲学史、思想史的角度深入考察这些概念的产生与演变,及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对于我们从知识层面上了解中国佛教无疑具有正面价值。
彼得·N.格里高瑞(Peter N.Gregory),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伊利诺大学宗教研究课程教师、黑田佛教与人类价值研究所所长兼行政主管,现任史密斯大学宗教与东亚研究教授。他的研究集中在中世中国佛教,特别是隋唐时代的禅和华严传统,在该领域出版了包括《宗密与佛教的中国化》在内的七部著作。在黑田研究所期间,他主编了“东亚佛教研究系列”和“东亚佛教经典”两套丛书。近来,他的研究与教学日益转向美国佛教,与人合编了《修学佛教的女人:美国经验》一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