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奇再评价

联合创作 · 2023-10-06 20:42

《卢卡奇再评价》,深入研究卢卡奇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不仅有助于对他本人的思想理解,而且对于深刻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乃至20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复杂格局,都具有特别的意义。1983年,赫勒把包括自己在内的,那些构成布达佩斯学派核心成员的卢卡奇弟子们在一段时间内所写的关于导师的思想评价的代表性论文结集以《卢卡奇再评价》发表,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从卢卡奇最亲密弟子们的视角来近距离地了解他的思想演变和心路历程的可能性。

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1929—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布达佩斯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被公认为该学派的发言人。赫勒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中产阶级的犹太人家庭,1947年考入布达佩斯大学学习物理和化学,加入共产党,并很快转入哲学系学习,成为卢卡奇的学生,开始接收马克思主义。1953年赫勒在卢卡奇的直接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1953年开始在布达佩斯大学哲学系任教,成为卢卡奇的助手。1956年“匈牙利事件”之后,匈牙利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对修正主义运动,卢卡奇和赫勒等人都受到严厉的批判。赫勒被开除出布达佩斯大学,去一所中学任教。直到60年代初,情况才有所改变。卢卡奇重返哲学界,赫勒在1963年得到一定程度的平反并在匈牙利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以赫勒为代表的卢卡奇的学生们组织了一个名叫“布达佩斯”的小组,经常在一起讨论异化...

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1929—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布达佩斯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被公认为该学派的发言人。赫勒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中产阶级的犹太人家庭,1947年考入布达佩斯大学学习物理和化学,加入共产党,并很快转入哲学系学习,成为卢卡奇的学生,开始接收马克思主义。1953年赫勒在卢卡奇的直接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1953年开始在布达佩斯大学哲学系任教,成为卢卡奇的助手。1956年“匈牙利事件”之后,匈牙利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对修正主义运动,卢卡奇和赫勒等人都受到严厉的批判。赫勒被开除出布达佩斯大学,去一所中学任教。直到60年代初,情况才有所改变。卢卡奇重返哲学界,赫勒在1963年得到一定程度的平反并在匈牙利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以赫勒为代表的卢卡奇的学生们组织了一个名叫“布达佩斯”的小组,经常在一起讨论异化等理论问题,从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青年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的基本思想出发,致力于“社会主义的人道化”。1971年卢卡奇逝世后,布达佩斯学派主要成员陆续把活动中心转移到国外,1977年,赫勒与丈夫费赫尔到澳大利亚,后在悉尼和墨尔本大学任教,1986年转到美国纽约社会研究院政治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生院任教。20世纪80年代后,赫勒陆续发表了关于历史哲学、道德哲学、审美哲学、政治哲学、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等方面的著作十余部,并于1981年在联邦德国获莱辛奖,1995年在不莱梅获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奖(Hannah Arendt Prize for Political Philosophy),2006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获松宁奖(Sonning Prize)。至今,赫勒依旧活跃在国际学术论坛上,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哲学家。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